作品特色
葫蘆雕刻以其毫厘盡現(xiàn)藝術功底,以其微妙窺察珍品神韻。欣賞江永前的雕刻作品,“五百羅漢”栩栩如生,活靈活現(xiàn);“百子圖”惟妙惟肖、神態(tài)各異:百美圖 ,婀那多姿、靈動脫俗……其高深的藝術功底使各方藝術愛好片嘆為觀止,其作品多次被北京、香港、上海、大連、普陀山、廣州、敦煌等地的各界人士收藏。
學藝經(jīng)歷
俗話說,人過三十不學藝。從江永前16歲初到蘭州開始,當?shù)谝谎劭吹焦に嚁傸c上擺放的刻葫蘆時,便知要與葫蘆結下不解之緣。他經(jīng)常蹲在地上一看就是半天,憑著對刻葫蘆的熱愛,江永前開始試著自己刻葫蘆。
他善于思考,勤于積累,這為他后來的雕刻藝術事業(yè)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酷愛刻葫蘆,在師傅那里學習技藝,一站就是一天,顧不上吃飯;貋砗竽弥J,往往構思良久才下刀,苦學幾年后,他便能在葫蘆上刻上山水風景、人物肖像、詩詞歌賦!敖J”受到了國內(nèi)外眾多收藏愛好者的喜愛,不少明星也慕名前來購買。
代表作品
刻葫蘆作品500羅漢圖
在民間絕技大賽,江永前的葫蘆雕刻“500羅漢”讓現(xiàn)場觀眾及評委們贊嘆不已。凹凸不平的小小葫蘆上,每一個羅漢的臉部位看起來猶如米粒般大小。江永前的一雙妙手使葫蘆上雕刻的“500羅漢”栩栩如生,每一個羅漢的體態(tài)、造型都各不相同。充分顯示出其生動神態(tài)和墨色的豐富內(nèi)涵。
牛角雕刻作品敦煌壁畫
“飛天”、“反彈琵琶”、“佛祖”、“菩薩”……這些敦煌壁畫中的人物,逼真地出現(xiàn)在了牛角上。許多仙女還同時被雕刻在長約50厘米的黑色牛角上,有的腳踏彩云,徐徐降落;有的昂首揮臂,騰空而上;有的手捧鮮花,直沖云霄;有的手托花盤,橫空飄游。 這些精美絕倫的作品,就出自工藝師江永前手中。
發(fā)展創(chuàng)新
蘭州刻葫蘆大師江永前,在微雕葫蘆的藝術道路上,不斷向藝術的高精尖提升,成為享譽中外斫輪老手。如今他更上一層樓,不斷向雕刻藝術的深度和廣度進軍,拓展新的雕刻領域。他的又一新品力作----密蠟雕刻藝術,既琥珀雕刻藝術珍品紋理構造彰顯詩情畫意,粗獷處顯示自然風貌,精雕處細致入微,神態(tài)畢現(xiàn)。他擅長敦煌佛教題材,作品豐富而有變化,他根據(jù)構圖,巧用技法以表現(xiàn)密蠟雕刻的意境,創(chuàng)作的作品形神兼?zhèn)。作品具有非常高的藝術價值。總體上《18羅漢圖》、《觀世音菩薩》和《觀音送子圖》形態(tài)不同、表情各異,筋骨之間亦能表現(xiàn)各自神性,細節(jié)描述相當精準,例如那18羅漢的眼睛目光鋒利如刀,咄咄逼人,但把目光焦點不處理在近處,而是落在更遠更高地方上,所以并不給人一點粗野和兇惡的感覺,突出僧者嚴厲而又慈悲的性格。其作品引領雕刻藝術新路,吸引世人注目。
江永前的密蠟雕刻僅運用線條就勾勒出佛教人物筋骨見胸,脈絡在手的神品境界,但仔細分析,除了18羅漢的服飾線條柔和自然,衣服宛如稠鍛,富有質(zhì)感,強化了某些造型因素,出色地發(fā)揮了線條的節(jié)奏感和運動感的表現(xiàn)力,起到了節(jié)奏流暢、氣勢連貫的藝術效果。江永前的密蠟雕刻充分體現(xiàn)出通過線條輕重來表現(xiàn)面的轉(zhuǎn)折,描繪出衣紋深、斜、卷、折、飄、舉等復雜變化的風格來。總觀18羅漢,對人物臉部特征、表情的生動處理以及對頭發(fā)、胡須的描繪又有古典意境。作品形象鮮明,表情生動,夸飾得當,情調(diào)熱烈,寓意吉祥所創(chuàng)作品充分展現(xiàn)了構思新穎,布局精巧,意境含蓄、深邃、如夢如幻,人物刻畫惟妙惟肖,形神兼?zhèn)涞乃囆g特色。
江永前雕刻的密蠟掛件,可謂件件精品。密蠟質(zhì)地堅硬,原料珍貴,沒有超常的技藝,一刀刻壞就會造成巨額損失。江老師在密蠟上雕刻的《18羅漢圖》、《觀世音菩薩》、《百子圖》等民俗形象。以形傳神,以神感人,寓美感于人物的形象之中,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以雕刻敦煌佛教人物見長。創(chuàng)作思路開闊,人物造型準確生動,神態(tài)刻畫細致入微,個個端莊典雅、錯落有序、栩栩如生,雕刻細膩精美為收藏饋贈,玩賞佩戴的稀世真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