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事略
文百川(1899—1965年)名宗海,四川宜賓市 江安縣人。百川幼年聰穎過人,過目成誦,應(yīng)對便捷。十三歲能詩文,有“神童”稱號。1921年,從省三中畢業(yè)后,考入 成都高等師范學校文科專業(yè)(即 四川大學中文系前身),受業(yè)于蜀中碩儒 林山腴、 龔道耕、 向楚門下,以其才思敏捷,文筆縱橫,備受器重。
1925年,畢業(yè)于成都高等師范學校。
1926—1932年間,先后在成都西蜀公學、賓明公學、上南市高中、省立一中、省立一師、成都公學、成都師范、省一女師、 建國中學、成城中學、成屬共立中學、川大附屬女高等校任文史教員,及 四川大學文學院國文教授等職,因各校爭聘,常同時兼任幾個學校的教席。
1933一1935年,歷任 重慶大學講師,四川鄉(xiāng)村建設(shè)學院國文教授、川東共立師范學校( 川東師范學堂)講師,講授《國學概論》和《文學史》。為發(fā)展教育事業(yè),義務(wù)兼任重慶私立慈幼小學校長一年。
1935年秋,返回成都,至1940年,歷任成都縣中、省立成都中學、省立第一師范、省立成屆聯(lián)中、成城中學、 石室中學、協(xié)進中學、天府中學、私立文典補習學校教師。
抗日戰(zhàn)爭期中,日機對四川各大中城市狂轟檻炸。成都各學校疏散到偏遠縣城中鄉(xiāng)村避難。
1941年,百川隨 石室中學遷往新繁,在該校任教,并兼任新繁中學國文教員,直至1941年底。
1945年,因病不能勝任繁重的教學任務(wù),避地 大邑縣,在 文彩中學執(zhí)教半年,稍事休息。
1945年下期返蓉,至1947年,任省立成都中學、成城中學、蜀華中學等校高中文史教師。
1948年任川大中文系特邀文史教授,并擔任川大夜校特約教授,成城中學國文教師等職,直到解放。
百川長于寫作,對語文教學,更有專長,很受學生的崇敬,成績斐然。在四川教育界中,享有盛譽,和另一著名國文教師 陶亮生齊名。川人稱譽他們?yōu)椤昂诎锥䦟④姟。百川膚色肋黑,稱為“黑將”,陶亮生皮膚白,稱為“白將”。門生弟子滿蜀中,至今對他們的教育業(yè)績,還津津樂道,傳為美談。
解放后,繼續(xù)任教于成城中學(后更名成都市第十九中學),并當選為成都市東城區(qū)人民代表。1956年,成城中學為他執(zhí)教三十年舉行慶祝會。
1957年的 整風反右斗爭,在鳴放階段,百川正病重住院治療沒有參加。出院后卻得到劃為“ 右派”的通知,剝奪了他的教學權(quán)利。1962年“摘帽”后,調(diào)成都市第十九中學(今 成都市田家炳中學),也只能在教務(wù)處搞教學輔導工作,不能重上講壇。他抑郁悲憤,縱酒自放,身體日見衰弱,于1965年秋去世。
百川終身從事教育,兩袖清風。逝世后除滿架圖書和遺著《 天山精舍叢稿》外,別無長物!短焐骄釁哺濉饭24本,是他一生的著作,有詩、詞、散文、論文、考注等多種著述。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成都十九中學為他平反了冤案。
師從名儒
《霽園遺書·詩鈔》(2張) 這冊1944年印制的《霽園遺書·詩鈔》,扉頁有文百川先生親筆題字,送給他的老師 向楚先生:“觙公吾師 函丈,門人文宗海敬奉。丁亥冬季于天池精舍!
向楚(1876-1961),字先喬(仙樵),號觙公,重慶 巴南區(qū)人,晚清舉人,同盟會會員,著名史學家,曾任重慶蜀軍政府秘書院院長、重慶討袁軍民政廳總務(wù)處長、孫中山 大元帥府秘書、成都省長公署秘書長及政務(wù)廳長,國立成都高等師范學校、成都大學教授, 四川大學中文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中國文科研究所所長、 四川大學代理校長,四川省臨時參議會參議員。1949年后任四川省人大第一、二屆代表,政協(xié)四川省第一屆委員。1952年任 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副館長。著有《 巴縣志》(總纂)、《古韻分部及各家之短長得失概論》、《空石居詩存》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