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世
鮑里斯·布拉赫爾是世界近代音樂史上享有盛名的作曲家,也是20世紀初西方著名音樂家之一。他于1903年1月19日出生于營口市一個講俄語的僑民區(qū),他的父親名字叫愛德華,是一位經(jīng)常來往于中國和俄國間的銀行家。
1900年8月14日,沙俄軍隊以鎮(zhèn)壓義和團為借口占領營口,設立臨時民政廳(今營口市高級中學圖書館),開始對營口長達4年的統(tǒng)治。鮑里斯·布拉赫爾的父親當時供職于俄羅斯亞洲銀行,當時營口有俄國人開辦的華俄道勝銀行,因此他經(jīng)常來往于營口和俄國。由于其父親具有愛沙尼亞和俄羅斯血統(tǒng),母親是德國人,因此鮑里斯·布拉赫爾擁有俄羅斯、愛沙尼亞和德國血統(tǒng),鮑里斯·布拉赫爾出生后既有俄國國籍。
成長經(jīng)歷
1917年十月革命后,鮑里斯·布拉赫爾一家隨著俄國貴族流亡潮來到中國哈爾濱,鮑里斯·布拉赫爾一邊學習音樂,一邊在歌劇院工作,主要擔任燈光助理。
1922年,19歲的鮑里斯·布拉赫爾隨父親遷往德國柏林。在父親的堅持下他在柏林大學學習建筑和數(shù)學專業(yè)。兩年后,他轉(zhuǎn)而學習少時喜歡的音樂,于1921-1926年師從弗里德里!た坪諏W習作曲,開始為流行音樂和電影音樂編曲,并為無聲電影進行鋼琴演奏配樂。1937年后,鮑里斯·布拉赫爾的音樂事業(yè)達到巔峰,柏林愛樂樂團在演奏他的作品時,大受音樂界名流的好評和音樂愛好者的歡迎。
1938-1939年,鮑里斯·布拉赫爾在德累斯頓音樂學院任教。這時,由于其作品中含有贊美猶太人的內(nèi)容,以及反對第三帝國文化政策的態(tài)度,引起德國納粹當局的不滿。1939年,鮑里斯·布拉赫爾被納粹當局指控創(chuàng)作墮落音樂,因此失去了在德累斯頓音樂學院任教的職位。此后,他為了謀生不得不在柏林從事私人音樂教學工作。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德國希特勒當局大肆屠殺猶太人和進步人士,鮑里斯·布拉赫爾也成為被抓捕的對象。幸運的是,他的學生戈特弗里德·馮把他藏在家里避難,一直到戰(zhàn)爭結束。鮑里斯·布拉赫爾成功躲過了這場慘無人道的大屠殺。
鮑里斯·布拉赫爾是一位多產(chǎn)作曲家,鮑里斯·布拉赫爾從1925年發(fā)表第一篇作品起,一生寫下了大量樂器協(xié)奏曲和無數(shù)歌劇,作品幾乎囊括音樂的全部領域。尤其是對歌劇和芭蕾音樂的創(chuàng)作,使他很快成為廣為人知的作曲家。他創(chuàng)作的歌劇主要有《普魯士陸軍上尉》、《貴族塔拉卡諾娃》、《被竊信件的秘密》、《夜燕》、《貝爾貢德王后》和著名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出生在營口和長期在中國生活,讓鮑里斯·布拉赫爾的作品凝結了濃郁的中國元素。受早期中國文化影響,鮑里斯·布拉赫爾的作品并非傳統(tǒng)的德國音樂,他的作品反對偶像崇拜,帶有折中主義和諷刺性,節(jié)奏鮮明、架構清晰,使用過12音體系。
《羅密歐與朱麗葉》是莎士比亞著名戲劇之一。故事講述兩位主人公一見鐘情,為了能在一起,女主人公朱麗葉服下了一瓶可以昏迷二十四小時后醒來的藥水,等她醒來時卻發(fā)現(xiàn),男主人公羅密歐以為她真的死亡而服毒自盡,悲痛欲絕的她選擇了追隨羅密歐而去。
這部作品有著超高的知名度,曾被改編成各種形式演繹。1785年,威尼斯人奧薩比沃·路茨將《羅密歐與朱麗葉》改編成了芭蕾舞劇。1867年,同名改編的五幕歌劇在巴黎首演。1936年,美國人攝制的電影版《羅密歐與朱麗葉》上映。
事業(yè)的再次高峰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鮑里斯·布拉赫爾繼續(xù)從事音樂事業(yè)。他被聘為柏林大學作曲系教授。1947年,他創(chuàng)作的帕格尼尼變奏曲一經(jīng)演奏就引起強烈轟動,并使他蜚聲國際樂壇。同一年(1947年),他根據(jù)莎士比亞的名著改編創(chuàng)作的室內(nèi)歌劇《羅密歐與朱麗葉》首演。1948年,他擔任柏林國際音樂學院作曲教授,1953年,擔任柏林音樂學院院長,1968年,擔任柏林藝術學會會長。
鮑里斯·布拉赫爾同鋼琴家格蒂結婚,育有四個子女,其中包括德國著名女演員塔姬婭娜·布拉赫爾和小提琴家柯利亞·布拉赫爾。
1975年1月30日,鮑里斯·布拉赫爾-這位出生于中國營口的古典音樂作曲家在德國柏林逝世,享年7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