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姓名:喬師望
性別:男
出生年月:不詳
國籍:中國
時代:唐
籍貫:長安
民族:漢族
身份:官員
安西都護之謎
關(guān)于誰是首任的安西都護,兩《唐書》、《資治通鑒》、《唐會要》均未明確提及此事。一些新出的歷史教科書認為“貞觀十四年,唐置安西都護府,以郭孝恪為安西都護”云云,這是缺乏根據(jù)的。《新唐書.郭孝恪傳》載:“貞觀十六年,拜涼州都督,改安西都護、西州刺史!薄顿Y治通鑒》所記略同。貞觀十四年至十六年有兩年的時間,其間安西都護不可能空缺。所以郭孝恪并非首任安西都護,在此之前應(yīng)該至少還有一任。
唐初許敬宗等編《文館詞林》卷六十四《貞觀年中巡撫高昌詔》有如下記載:
高昌舊官人并首望等,有景行淳直及為鄉(xiāng)間所服者,使人亦共守安西都護喬師望,量擬遠都尉以下官奏聞。
此條記載和《冊府龜元》卷一六四的相關(guān)內(nèi)容以及《新唐書.太宗紀》中的“十六年正月乙丑,遣使安撫西州”可互證。由此可見,貞觀十六年正月之時,守安西都護為喬師望。而此時郭孝恪尚未出任新的安西都護。故可以認為喬師望有可能是首任安西都護。
喬姓起源
喬姓的來源有三:
1、出自姬姓,為橋姓所改,是一個以山命名的姓氏。據(jù)《元和姓纂》及《萬姓統(tǒng)譜》所載,相傳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黃帝死后葬于橋山(在今陜西省黃陵縣城北),子孫中有留在橋山守陵看山的,于是這些人就以山為姓,稱為橋氏。至于橋氏改為喬氏,是在南北朝時的魏。據(jù)桑君編纂的《新百家姓》記載,東漢時有太尉橋玄的6世孫橋勤在北魏任平原內(nèi)史,北魏末年魏孝武帝不堪忍受宰相高歡的專權(quán)和壓迫逃了出來,橋勤隨孝武帝一起投奔到宇文泰建立的西魏。一天,宇文泰心血來潮,叫橋勤去掉橋的木字邊,變成喬,取“喬”的高遠之意。橋勤不敢不從,從此改橋為喬,世代相傳下去,這就是陜西喬姓的由來。史稱喬氏正宗。
2、出自匈奴貴姓。史料記載,漢代匈奴貴姓有四個----蘭、喬、呼衍、須仆,內(nèi)有喬氏,后與漢族的喬氏渾為一體。
3、出自鮮卑之后。據(jù)有關(guān)史書記載,魏晉南北朝時期也有喬姓的鮮卑人出現(xiàn),他們的后代一直延續(xù)著這個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