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丁靜庵,又名鑄。祖籍江西省金溪縣竹溪(今屬臨川)。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生。咸豐十年(1860)來瀏陽縣城,在同鄉(xiāng)所開的王錦隆布號學徒。出師后,協(xié)助祖父丁玉圃經營培德厚商號。兩年后,祖父返原籍,他主管店務。
丁靜庵看準瀏陽鞭爆銷路轉暢,遂停營夏布和折表紙,專營鞭爆。先后在瀏陽金剛、澄潭江、醴陵白兔潭、江西萍鄉(xiāng)上栗等地設立分莊,加強收購和運轉業(yè)務。同治十二年(1873)回贛,與兄弟商議,出賣一部分田地,充實商業(yè)資本。隨后在廣東佛山鎮(zhèn)八間樓開設鼎和元爆莊。經一年,又在香港德輔道西設分莊,開創(chuàng)瀏陽鞭爆的海外市場。
相關事件
原先,瀏陽鞭爆運至廣東佛山,須經湘潭、郴州、宜章、坪石、韶關等地,全靠木船裝載和工人挑運,時間長,費用大,又不安全。后來,上海招商局的輪船直達漢口,還定期開往長沙、湘潭。丁靜庵便改由長沙或湘潭裝船,北運漢口,再東運上海,轉運香港。同時在漢口、上海、廈門等地加設分莊,并與當?shù)仄渌烫柭?lián)營或代理經銷,進一步擴大了鞭爆銷售業(yè)務員。
每逢淡季,其它鞭爆商不敢進貨,而丁靜庵卻憑自己的資金優(yōu)勢,大膽收購。因而貨源充足,利潤也高。他非常重視商品質量,各收購點和包裝站均請老手把關,分級包裝,分等論價。并采取薄利多銷,多點設莊,使瀏陽鞭爆暢銷國內外。丁靜庵暇時喜讀《周易》、《史記》等書,常引太史公語,謂人“不能不知理財”,“經商者應智于權變,勇于決斷,仁于取予,強于自守”?h內名儒歐陽中鵠稱譽他是“商界特出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