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汪鳳瀛出生 蘇州元和汪氏家族,父親為汪亮鈞。早年曾就讀于江陰 南菁書院,師從大儒 黃以周。光緒十一年(1885年)被選為乙酉科拔貢。光緒十七年(1891年)隨哥哥 汪鳳藻一同出使 日本。光緒二十年(1894年)回國,以 知府分發(fā) 湖北。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起,出任時任湖廣總督 張之洞的總文案。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起又任洋務(wù)文案。他還曾任張之洞創(chuàng)辦的 自強(qiáng)學(xué)堂( 武漢大學(xué)前身)、湖北農(nóng)務(wù)學(xué)堂提調(diào)。此后又擔(dān)任過 常德知府、 武昌知府及 長沙知府。 中華民國成立后 袁世凱請他出任政府高等顧問。民國三年(1914年)任高等文官甄別委員會委員。民國四年(1915年),他反對 袁世凱稱帝,曾作《致籌安會與 楊度論國體書》。1925年逝世。
他與兄弟汪鳳池、 汪鳳藻、汪鳳梁皆為清末知府,時有“一家四知府”之稱。汪鳳瀛共育有八子,分別為 汪榮寶、汪樂寶、 汪東(汪東寶)、 汪季琦(汪楚寶)、汪楨寶、汪衡(汪椿寶)、汪松寶、汪敏之(汪相寶)。另有女兒汪梅未(汪春綺)、汪梅梧。其中長女梅未是 陳衡恪之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