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明萬歷十年(1582),畢如松考中舉人,授河南新安縣知縣。才主管新安六日,中使便詢問其家鄉(xiāng)的鐵礦,想開鐵礦謀利,畢如松回答:“恐公以采礦往,以討叛歸耳!3中使乃止,保護了鄉(xiāng)人的利益。萬歷三十二年(1604)遷寧夏隆德縣令,到任“裁驛挫珰,除殘賑饑”,吏治清明,政績卓著,并修隆德縣志。不久,提升為陜西漢中府寧羌州知州,請求就近以蜀鹽易晉鹽,因政績卓著于萬歷四十一年(1613)誥授奉直大夫。
誥命稱其:“軒昂器宇,恢豁才谞;穎脫棘闈,簡掄符守,操嚴一介,猷裕百為,拊摩念切,痌瘝頓甦,沖塉搜剔,明周窟穴,盡斂狡豪;案曹澄汰,無冤蔀屋;熙淳有象……稱一州得才刺史,十萬戶受其福!敝螅瑥膶幥贾葸w西安府同知,賢聲益著。
萬歷四十四年(1616),為官34年的畢如松謝政居家,常與故鄉(xiāng)人在村東南蒼龍峽吟詩飲酒,并經(jīng)常捐資濟貧。居家二十多年后壽終,并被崇祀為鄉(xiāng)賢。
教子有方
畢如松教子有方,兩子(七世)畢煒和畢燿皆廩膳生,兩孫(八世)畢維垣和畢維地皆入仕。畢維垣,字援衛(wèi),號輻寰,畢煒之子,清順治五年(1648)由廩生選為歲貢生,又由歲貢生候選侯學正堂,成為國子監(jiān)的太學生,取得了出仕做官的資格,歷任東昌府清平縣訓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