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題嚴(yán)州刺史符彥倫像》
惟公則威,惟虛則明。不辱明憲,恥彼橫行。
政治以理,奸獄以平。拜瞻遺像,風(fēng)月同清。
主要功績
安陽河橋符彥倫威名揚(yáng)
擺了個疑兵計(jì)阻契丹 五百兵退數(shù)萬敵軍
開運(yùn)二年(945年),后晉與契丹再中原大戰(zhàn)中膠灼狀態(tài)。
契丹暫時撤退后,晉將張從恩下令:退,退回黎陽。
又是退,張從恩從邢州退回相州,眼下又要退守黎陽,若是黎陽也守不住,又要退到那里?難不成退回汴梁?
反正張從恩不想決戰(zhàn),引軍退去。這安陽河還守不守?守,留了五百兵與知州符彥倫,讓他守住契丹大軍。
唉,讓人家五百對數(shù)萬,怎么守的?
符彥倫與軍校道:大軍都后撤了,人心也散了,我們五百疲兵,怎么守的。坎蝗缤说匠抢镌僮龃蛩。
符彥倫也撤了,將兵退回相州,以守城池。
第二天,契丹軍一看,晉朝大軍沒追來,而且安陽河橋也沒人守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半信半疑的渡過河來,列陣相州城下。
符彥倫盡遣兵士上城,揚(yáng)旗鼓噪。
契丹軍卻不敢攻了,這晉朝大軍棄橋不守,放我們渡河,里面必有埋伏吧?叫人列陣,做攻城狀,試探一下。
符彥倫道:這可騙不倒我,敵人故意列陣試探我們,心里已經(jīng)生疑.只要再詐他一下,必然退兵。
符彥倫索性開了城門,叫了五百兵出了城北,只拉弓待之。
契丹軍更不敢攻了,城里必有重兵!不然,怎么敢五百兵就出城迎戰(zhàn)。只怕晉軍全數(shù)在里也不一定。我們還是老老實(shí)實(shí)的退兵,與大軍會合再商議吧。
遂引軍后遁。
好個符彥倫,擺了個疑兵計(jì),以五百兵退數(shù)萬敵軍。
要不是符彥倫,契丹人拿下相州,再襲黎陽,我們的張從恩真?zhèn)要退回京師請罪了。
符彥倫為晉朝爭取了寶貴的戰(zhàn)略時間,為石重貴爭取了康復(fù)的時間。
家庭成員
祖父:符楚,曾任陳州牙將。
父親:后唐宣武軍節(jié)度使符存審。
兄弟
符彥超,歷任汾州刺史、晉州留后、北京留守、昭義節(jié)度使、泰寧軍節(jié)度使。
符彥饒,歷仕后唐、后晉,歷任曹州刺史、沂州刺史、金州防御使、滑州節(jié)度使,官至檢校太傅。
符彥圖,早年曾為騎將,其后歷官經(jīng)歷不詳。
符彥卿,歷仕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北宋,官至鳳翔節(jié)度使、守太師、中書令,封魏王。
符彥能,官至楚州防御使。
符彥琳,歷仕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北宋,官至金吾上將軍。
符彥彝,官至武安節(jié)度使。
符彥升,官至昭慶節(jié)度使。
兒子
符昭炬:符彥倫之子,生符承訓(xùn)、符盟。
符昭興:符彥倫次男 (符開興)任宋指揮吏,配糜氏恭人男符文仁。
孫子
符 盟(930—1020),符昭炬之子,字進(jìn)勇,福建省福州閩縣,游國學(xué),宦游武林,壯年仕及浙江提督,符雅第 42世,渡瓊始祖。
符文仁:符昭興之子。
參考文獻(xiàn):
《資治通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