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卡爾·榮格( 1875年7月26日~1961年6月6日 )瑞士人,是弗洛伊德(Freud)早期的學生,和Adler一樣,在二十世紀初與Freud分手。榮格(Jung)稱自己的學說為u2018分析心理學u2019(analytic psychology)。Jung相信未達中年的人不易得到成功的分析,他認為精神分析最適合于三十五歲以上的人,不過近年來,這個年齡已被縮減了。Jung的病人在尚未發(fā)展個人宗教感以滿足他的情緒和智性之前,往往不被認為是治愈了。
Jung首先指出童年生活對病人的影響非常重要。幼時環(huán)境的氣氛會引導孩童走向成熟或心理癥,他還說:病人所受的影響決定他患的心理癥的種類。這個理論以及其他一些他所提出的理論,已經成為普遍被接受的主要精神分析知識的一部分了。Jung的著作里提到個人有比本身經驗更多的記憶。每個人的內在身處都攜帶著來自遠古祖先的記憶。他稱這過去的遺物為集體無意識(collective unconscious)。它的存在可由以下這件事實得到證明:分散在廣闊世界各地的人們有同樣的神話、象征和儀式。多數(shù)的分析家贊同Jung這項觀點,但其他學派的分析家并不像他那么在治療過程中強調它。Jung派的分析特別重視分析家本身的意志,比如:分析家對病人的關系幾乎等于老師和學生一樣。反對Jung觀點的人相信這樣的關系,會減少病人發(fā)展自己的意志力和自我決定能力的機會。
[pre]
經典著作
[pre] 作為人類歷史上最杰出的心理學家之一,榮格的著述極為豐富,主要內容以精神分析為主,同時涉及心理學的其他領域、文學、歷史、神學、宗教、文學、人類學、文化學等諸多方面。他的著作被廣泛引用,其中以下一些中譯本在國內非常有影響: 1. 《回憶·夢·思考——榮格自傳》 本書為《世界文化名人傳記譯叢》之一種。這本傳記,霍爾在其所著《榮格心理學入門》稱此書為一本“舉世無雙的著作”。 2. 《分析心理學與夢的詮釋》 3. 《心理類型》 4. 《潛意識與心靈成長》 5. 榮格文集:讓我們重返精神的家園 本能與無意識(1916) 分析心理學的基本假設(1931) 現(xiàn)實與超現(xiàn)實(1933)集體無意識的原型(1934/1950)集體無意識的概念(1936) 現(xiàn)代人的精神問題(1928/1931) 心理學的現(xiàn)代意義(1933) 創(chuàng)造的贊美詩(1912) 美學中的類型問題(1921) 論分析心理學與詩歌的關系(1922) 心理學與文學(1930/1950) 《尤利西斯》:一段獨白 畢加索(1932) 精神分析與靈魂治療(1928) 紀念理查·威廉(1930) 心理學與宗教(1937)分析心理學中的善與惡(1959) 附錄:重返精神之家園:榮格評述 6. 天空中的現(xiàn)代神話 盛傳于世的關于飛碟的傳說,對心理學家提出了一個有若干理由的挑戰(zhàn)。基本的問題(顯然也是最重要的問題)是:到底確有其事,還是純屬幻想?對此仍眾說紛紜。如果確有其事,那么它們到底是什么?如果僅僅是幻想,那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傳說? …… 這一奇怪的事實本身無疑值得心理學家注意。為什么人們寧信其有而不信其無?在這本書中,我試圖回答這一問題!.G.榮格 1958年9月 7. 人類及其象征 容格的思想使現(xiàn)代心理學世界變得豐富多彩,他對心理理解的最大貢獻是他的潛意識概念。他認為潛意識是人類偉大的向導、朋友和意識的顧問,所以,本書以最直接的名詞來研究人類及其精神上的問題。因此,對“人類及其象征”的研究,實際上是對人類與其自己的潛意識的關系的研究。 8. 性與夢——無意識精神分析原理 9. 心理學與宗教:西方與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