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jīng)歷
1994.09-1998.07四川大學(四川聯(lián)合大學)水利水電工程專業(yè),本科
1998.09-2003.07四川大學高速水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專業(yè),碩博連讀,博士學位論文《泥石流入?yún)R交匯區(qū)水流運動特性》
2003.07-2006.03 四川大學高速水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動站,博士后,博士后工作報告《復雜邊界條件下水沙運動規(guī)律的試驗研究》
2006.03-2007.07 四川大學水力學與山區(qū)河流開發(fā)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工作,講師
2007.07-2014.07 四川大學水力學與山區(qū)河流開發(fā)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工作,副研究員
2014.07-至今 四川大學水力學與山區(qū)河流開發(fā)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工作,研究員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泥沙及泥石流運動規(guī)律研究。在研究泥沙微觀起動、輸移規(guī)律的基礎上,對復雜邊界條件下的水沙輸移規(guī)律開展了較為深入的研究。著重研究山區(qū)河道水沙輸移規(guī)律及致災機理,對陡坡河道水沙運動規(guī)律及災害影響,尤其是強輸沙作用下的山洪災害及泥石流致災機理與防治進行了系統(tǒng)的研究。
教授課程
講授了《河床演變學》、《泥沙運動力學》、《相似原理與模型試驗》等研究生課程。
研究項目
主持和參加國家縱向科研項目近10項,主持涉河工程河道水力計算及工程行洪論證與合適穩(wěn)定研究項目近百項,對工程影響下的河道行洪安全與河勢穩(wěn)定具有豐富的研究經(jīng)驗。承擔的代表性研究項目如下:
地震后堆積體作用下主河水流結構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項基金項目
地震災區(qū)河道來沙特性突變與河床響應機理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堆積體作用下山區(qū)河道三維水力特性及河床演變機理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山區(qū)河流梯級化進程對卵礫石河床地貌演化影響的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山洪泥石流風險分析與綜合減災技術
錦城湖水環(huán)境綜合整治項目湖區(qū)水體交換模型及水力計算
四川省大渡河安谷水電站樞紐上游進度優(yōu)化及其影響數(shù)模計算協(xié)議
貨運大道(繞城高速——沙西線)工程行洪論證與河勢穩(wěn)定評價技術服務合同
富士康項目清水河橋梁(南北大道、C線)及穿河管線工程行洪論證
成都地鐵1號線南延線工程(世紀城站至廣都北站段)防洪、防澇論證
成都市排洪總出口延伸整治工程行洪論證
成都市二環(huán)路“兩快兩射兩環(huán)”項目排洪渠改造工程行洪論證與河勢穩(wěn)定評價
沙河健康綠道人行橋行洪論證與河勢穩(wěn)定評價
世紀城路東延線跨府河橋梁工程行洪論證與河勢穩(wěn)定評價
黃龍溪廊橋建設工程行洪論證與河勢穩(wěn)定評價
清平“8.13”特大山洪泥石流河道應急治理實施方案數(shù)學模型計算分析[2]
日月大道(成溫路)快速路改造工程行洪論證與河勢穩(wěn)定評價
跨清水河毛家橋工程行洪論證與河勢穩(wěn)定評價
高新區(qū)新開排洪渠江家立交段河道改造工程行洪論證與河勢穩(wěn)定評價
跨錦江五岔子大橋、桂龍大橋工程行洪論證與河勢穩(wěn)定評價
有軌電車蓉2號線市政改造工程跨河橋梁工程行洪論證與河勢穩(wěn)定評價
學術成果
近年來,共出版專著1部。在國內外主流刊物發(fā)表科技論文近30篇,部分代表性成果如下:
1) J. Zhang1, Z. X. Guo, D. Wang, and H. Qian, The Quantitative Estimation of the Vulnerability of Brick and Concrete Wall Impacted by Experimental Boulder ,Natural Hazards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 2016.03.03,(16):299~309 (通訊作者). (SCI收錄)
2)J. Zhang1, Z. X. Guo, S. Y. Cao, and V. P. Singh, Scale model for the confluent area of debris flow and main river: a case study of the Wenjia Gully,Natural Hazards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2013.01.01, 13(12):3083~3093 (通訊作者). (SCI收錄)
3)CHEN RiDong, LIU XingNian, CAO ShuYou & GUO ZhiXue*,Numerical simulation of deposit in confluence zone of debris flowand mainstream, SCIENCE CHINA, Vol.54 No.10: 2618-2628,2011 (通訊作者). (SCI收錄)
4)CHEN Ri-dong, LIU Xing-nian, HUANG Er, GUO Zhi-xue*,Numerical Analysis of Emergency River Restoration Scheme for Qingping Mega Debris Flow,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Vol.10,No.1:130-136,2013(通訊作者) (SCI收錄)
5)郭志學、蘇揚中、彭清娥、錢撼,堆積體對不同比降河流壅水影響研究,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No:9,13-18,2012(EI收錄)
6)郭志學、彭清娥、湯雷,劉家富,蘇揚中,堆積體作用下陡坡河道流速沿程及橫向分布規(guī)律,水利水運工程學報,No:4,27-31,2011
7)劉家富,彭清娥,郭志學等,堆積體對河道流速分布的影響研究,水利水電技術,Vol.42 (11), 38-41, 2011
8)錢撼,郭志學,蘇揚中,顧愛軍,堆積體作用下的河道沖淤規(guī)律,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 2013, SUPPL2, 41-46
9) 蘇揚中、郭志學*、彭清娥等,堆積體作用下河道壅水計算,人民黃河,2012 (8),12-14
10)蔣北寒, 侯極, 楊克君, 曹叔尤, 陳梁, 郭志學,灘地種植一排植物的復式河道流速分布計算方法研究, 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 2014, 1, 54-60
11)郭志學,黃 爾,劉興年,曹叔尤, 蘇楊中,電站下游非恒定流清水沖刷水沙運動特性研究,中國科技論文在線,Vol.5, No.7, 549-556,562,2010
12)胡正紅,張 婧,劉興年,楊克君,郭志學, 泥石流漿體流變特性影響因素試驗研究, 水力發(fā)電學報, 2014, 2, 131-136, 核心期刊
13)趙新益,黃爾,郭志學,何傳凱, 成都市錦江華陽段躉船工程影響河道行洪的模型試驗, 水電能源科學, 2014, 3, 40-42,
14)王承,袁素勤,劉家富,楊克君,蔣北寒,郭志學,植被條件下河相關系研究, 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 2014, 1, 54-60
15)郭志學, 鐘友勝, 呂 偉,不同裁彎取直方案對河道行洪影響分析, 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 2014, 5, 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