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jīng)歷
青年時期就讀于上海滬江大學預(yù)科,不久即去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求學,后因病回國。1917年在北京大學哲學系作旁聽生。1920年去美國芝加哥大學攻讀比較宗教學。1922年在該校畢業(yè)后又在意林諾大學研究院哲學專業(yè)學習一年。1923年會國人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1927年應(yīng)魯迅之邀去廣州中山大學,任文學院英吉利語言文學系主任、教授,兼任國文系課程。1927年“4·12”后離穗去杭州,靠賣文度日。以后,在北京大學、武昌大學、北平大學、中法大學、輔仁大學、中法文化交換出版委員會、上海中法孔德研究所、河南大學、西北大學等處任教、編纂或研究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先后任山西大學英語系教授、中國科學出版社編審、商務(wù)印書館編審等。1979年被聘為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顧問,1983年被聘為中國民俗學會顧問。晚年致力于《周易》和文物考古的研究。
主要作品
著作《喬答摩底死》、《發(fā)須爪:關(guān)于它們的迷信》、《中國古代旅行之研究》等;譯著有《實生論大旨》、《宗教的出生與長成》(1926年商務(wù)印書館版)、《現(xiàn)代英吉利謠俗及謠俗學》(1923年中華書局版)、《印度民間故事》(1957年天津人民出版社)等。晚年致力于《周易》和文物考古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