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沈天祥,字吉人,浙江鄞縣(今浙江省鄞縣)人。由吏員出任陜西寶雞縣丞,清康熙十九年(1680)任洵陽縣知縣,署興安州知州。連續(xù)擔(dān)任洵陽縣知縣15年之久,其間屢署漢陰、白河等縣知縣。任內(nèi)勤政愛民,“凡可以節(jié)民財力者,必晝夜殫劃”。后因病卒于洵陽官署。彌留之際,撰文向士民告別,其文“纏綿愷惻,讀之凄咽”。葬于縣北草坪鋪煙墩嶺,家屬因無歸里旅費,留居于洵陽,以農(nóng)為業(yè)。后散居石泉、安康等地。
主要功績
康熙十九年(1680)九月,吳三桂之子吳世璠遣將攻四川,清政府派重兵前往鎮(zhèn)壓,洵陽縣奉令為官軍采買軍糧?滴醵荒(1682),又奉令征調(diào)并轉(zhuǎn)運鎮(zhèn)安軍糧至陽平關(guān),人民深為其累。沈天祥軫念民瘼,向上呈文,以興安州屬六縣“地瘠民貧,不能供應(yīng)”為由,請求減免,獲準。洵陽縣自清順治七、八兩年因荒題請減輕糧賦后,每年仍要交納2270多兩糧銀,山僻民貧,賦銀常難以收齊。沈天祥再次向上峰請求減免,戶都派使臣親往洵陽調(diào)查,招待上員等項雜費,皆由沈天祥從個人薪俸中開支,薪俸不敷,便不惜借債,以至變賣夫人首飾。經(jīng)天祥力爭,洵陽縣全縣每年得減賦糧銀1700余兩。以故至清光緒年間,洵陽人仍“每飯不忘天祥”。
人物評價
光緒年間,洵陽士紳王夢爵等人捐資立碑,記其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