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孫三杰,字景濂,一字松石,明天啟年間進士。今廣饒李鵲鎮(zhèn)人。天啟五年(1625年)中進士,授陜西寶雞知縣,后調(diào)知長安縣兼署咸寧縣。到任后,曾有人以贈硯為名,賄以重金。孫三杰未啟封,而題書“硯雖佳,貪墨,吾不取也”。即將原物退還,后晉升為兵科給事中。崇禎五年(1632年),登州參軍孔有德叛明降清,孫三杰先后五次上疏,論內(nèi)外文武不和,彈劾首輔庇奸誤國,撫叛款敵,請求“立除誤國大奸,嚴飭內(nèi)外,在事諸臣,從此洗滌腸胃,打起精神,息盜安民,滅敵鋤叛”。崇禎皇帝非但不予采納,反以“挾私誣捏”之罪名,將其降補上林院監(jiān)蕃署丞,尋補太仆寺丞。孫三杰仍一疏再疏,指陳無隱,然而終不見用,遂辭官歸里,卒于家中。
孫三杰 ,縣城南里大莊(今李鵲鄉(xiāng)里大村)人。
孫三杰少有大志。明天啟乙丑年 (1625年) 成進士,授陜西寶雞知縣。該縣原有“不稅田歲貢五千金”之弊,孫三杰察知后,立即下令廢除。后調(diào)知長安,兼署咸寧。到任后,凡奸猾之輩,皆望風避匿。有人曾以贈硯為名,向?qū)O三杰賄以重金。孫三杰知其原委,未啟封,而題書“硯雖佳,貪墨,吾不取也”九字于其上,立即將原物退還。不久晉升為兵科給事中。
崇禎五年(1632年),明王朝已處于分崩離析,動蕩不安之際。輔臣周延儒庸懦貪鄙,庇護私人。登州參軍孔有德叛明降清,而登萊巡撫孫元化(周延儒的私人)卻下令郡縣“無邀擊”。在天下多事、外族入侵的危難關(guān)頭,孫三杰并未就此緘默,仍一疏再疏,指陳無隱,然而終不見用。于是,孫三杰辭官歸里,56歲卒于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