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是時 龍濟光統(tǒng)治廣東,測量經(jīng)費有減無增,故學校僅將陶厚圻,黃香蕃二人送 廣東陸軍測量局任用,其余學生,無形遣散。后測量局也無形取消。1924年與同學 黃思基赴黃埔軍校任少校地形教官,后任黃埔軍校第四期中校地形主任教官。參加過兩次東征,立了些功勞。頒獎酬庸,1926年,黃思基得任上校級的測量局長,黃香蕃任上校級的測量校長。張黃事跡后,繆培南的副官長謝毅,調(diào)充測量局長兼校長。不久去職,仍由黃思基復(fù)任局長,黃香蕃復(fù)任校長。后因校舍不敷,擬由財廳出資購地,測校向總部請款,建筑上蓋。工竣后,立碑校門,以紀其事。黃思基反對立碑,與黃香蕃發(fā)生磨擦,黃香蕃辭校長,由黃思基兼理。
1948年9月22日授 陸軍少將。
任職校長
黃香蕃出任校長后,將學校大加整頓。由第五期生李秩(原名大材)任監(jiān)學,葉秉中為地形科主任教官,吳師仁為制圖科主任教官。第九期改為官費,但須服務(wù)兩年,命各生填志愿書,退學與留校,任從抉擇。馬上招考第十期生,準備地形、制圖一起舉辦。
黃香蕃是個十年鰥夫,無意再娶的人,因此全副精神,都放在學校方面。加以在黃埔軍校任教三年,受蘇聯(lián)同志薰陶,思想似乎也改變許多。當時禮堂四周,滿貼標語,紅布橫衽,觸目皆是,如走入紅色世界中。星期一紀念周訓話,每每長達一二小時,學生多不耐煩,香蕃則一無所覺。
第九期16個畢業(yè)學生中,有一個名林詠滄的,是林慶鎬的次子,他沒有照規(guī)定入測量局服務(wù)。黃香蕃知道,馬上呈報總部,行文各處通緝。那時林慶鎬任某局局長,接到此項公事,大為震怒,說:“我和黃香蕃也算有師生情誼,應(yīng)該早先通知我,我自然責成詠滄到測量局報到,為什么這等張惶操切?致妨礙青年人前進的道路呢?”這番說話,韓鋒曾傳達與香蕃,香蕃一笑置之,了不措意。不久,連八期畢業(yè)的李泳(監(jiān)學李秩兒子),是自愿去測量局服務(wù),去而復(fù)出的動搖分子,香蕃也加以通緝。從此,測校的校風校紀,又復(fù)嚴肅認真起來了。學生入堂后,要集體宣誓加入國民黨,是從第十期開始的。
不過,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十期學生中,居然有地下黨員 張松年、簡允權(quán)、朱龍等搞革命工作。1927年12月11日廣州起義時,上述三人參加起義,加入工人赤衛(wèi)隊,將校警槍枝繳去,自己擔任守衛(wèi),保護學校。當時黃香蕃倉惶出走,不知去向。至12月13日,三人與國民黨軍隊激戰(zhàn)后,始攜槍撤退。黃香蕃帶來軍警,回校搜查,捕去學生姚良標,誣其有參加共產(chǎn)黨嫌疑,慘遭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