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籍記載
新唐書
陸余慶,陳右衛(wèi)將軍珣孫,方雅有祖風(fēng)。已冠,名未顯,兄玄表唶曰:"爾名宦不立,奈何?"余慶感激,閉戶誦書三年,以博學(xué)稱。舉制策甲科,補(bǔ)蕭尉。累遷陽城尉。武后封嵩山,以辦具勞,擢監(jiān)察御史。圣歷初,靈、勝二州黨項(xiàng)誘北胡寇邊,詔余慶招慰,喻以恩信,蕃酋率眾內(nèi)附。遷殿中侍御史、鳳閣舍人。后嘗命草詔殿上,恐懼不能得一詞,降左司郎中。久之,封廣平郡公、太子右庶子。
余慶於寒品晚進(jìn),必悉力薦藉。人有過,輒面折,退無一言。開元初,為河南、河北宣撫使,薦富春孫逖、京兆韋述、吳興蔣冽、河南達(dá)奚珣,后皆為知名士。遷大理卿。終太子詹事,謚曰莊。
雅善趙貞固、盧藏用、陳子昂、杜審言、宋之問、畢構(gòu)、郭襲微、司馬承禎、釋懷一,時(shí)號(hào)"方外十友"。余慶才不逮子昂等,而風(fēng)流敏辯過之。
初,武后時(shí),酷吏用事,中宗朝,幸臣貴主斜封大行,啗利嗇禍之人,與相乾沒,雖亟貴驟用,而戮不反踵。余慶以道自將,雖仕不赫赫,訖無悔尤。
軼事典故
陸余慶子,名失載,武后時(shí)在世。曾作詩嘲其父。詩云:“陸余慶,筆頭無力嘴頭硬。一朝受詞頌,十日判不竟。”史載,“嘗命草詔殿上,恐懼不能得一詞,降左司郎中。”據(jù)此,“嘲父”之說恐非子虛烏有。
親屬成員
高祖:陸完,陳朝瑯琊郡守。
曾祖:陸令公,梁朝宣城王記室參軍。
祖父:陸珣,陳朝右軍將軍。
父親:陸某,失傳。
兒子:陸珙;陸璪,字仲采,汾州刺史。陸鑒。
孫子:陸海,湖州刺史。陸泳,字長(zhǎng)源,宣武節(jié)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