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廖樹蘅

    廖樹蘅

    廖樹蘅(1839~1923)實業(yè)家。名蓀,以字行。寧鄉(xiāng)人。初入湘軍提督周達武幕。光緒三年(1877)在陳寶箴家任教。1893年主講玉潭書院。1896年湖南巡撫陳寶箴任命其主持常寧水口山礦,創(chuàng)明窿法采礦,成效頗著,贏利600萬兩。1903年調(diào)任湖南礦務總局提調(diào),升總辦。1907年捐主事,加四品銜。后以湘撫保奏,獲二等商勛,加三品銜。辛亥革命后歸家,不問世事。著有《珠泉草廬文集》、《茭源銀場錄》等。

    廖樹蘅作品

    王闿運賀廖樹蘅新建臨湘樓贈聯(lián):

    松柏歲寒心,平仲昔來曾筑室;

    瀟湘云水色,元暉吟望試登樓。

    陳三立贈詩人二首:

    蓀畡新秋歸家賦此贈之

    碧湘如夢得歸遲,芳草天涯共酒巵。

    盡好園林從論學,最難懷抱與敲詩。

    春風桃李朱張渡,秋雨蘅蕪屈賈祠。

    千載人文荊楚記,遙遙今古一相期。

    蓀畡,廖樹蘅之字

    海內(nèi)文章惜抱翁,詩篇壇坫亦稱雄。

    多君識取名通論,后起居然澹泊風。

    絳帳青衫花寂歷,深樽涼暖月玲瓏。

    寥天鸛鶴秋風起,湘樹溈云在望中。

    附其詩二首:

    邀成梓貞蔣少穆周云昆麓山看紅葉

    經(jīng)年不踏南臺寺,夢繞湘西萬壑松。

    又向林坰試腰腳,依然杖屨得從容。

    紅衣磴道楓人醉,白發(fā)江天舊雨逢。

    且食蛤蜊知許事,坡空風落夕陽鐘。

    《游溈山》詩

    夢想西溈萬笏山,春風華發(fā)共躋攀。

    百年游事賡鄉(xiāng)袞,一路煙巒聳髻鬟。

    幽壑轉(zhuǎn)雷神瀵灑,袈裟鋪地水田環(huán)。

    聞香我亦尋源客,徑欲移家到此間。

    石頭路滑忽東西,回首仙都望欲迷。

    掃塔有禪參白骨,升天無術(shù)覓丹梯。

    斷碑生粟經(jīng)千載,香水和煙嗽一溪。

    歸對桃花成獨笑,寒山密藏莫輕提。

    陳立三書信

    另附陳三立致其書信二封:

    陳三立與廖樹蘅書(一)

    久不通書問,方深悵跂。日前彭紀至,接奉惠書,及大撰日記一冊,具徵向?qū)W日新,讀書求道,勇猛精進。披誦往復,且慰且慚。從者平昔論議,務為透快,頗不免偏激之病。近日見理論事,漸近平實。學養(yǎng)之力,有益身心,固如是也。尚冀立志堅卓,超然于萬物之表,而不為流俗所移,以擴其才而充其業(yè)。天生我才必有用,名山竹帛,皆可位置,蓀公其益勉之而已。三立材質(zhì)薄劣,百無一成。雖謬為朋輩所推引,若可以稍語當世之務者,而懶漫空疏,不適時用。蓀公知我,果何以教督其不逮而裁成之耶?近者家尊荷承簡命,移巡河北。中州為天下心腹,而三立于河工水利,亦頗欲藉資閱歷,略事考求。惟是舍舊圖新,大非家尊本意。又三立日與知交相遠,切磋愈無其人。對此茫茫,孰能遣此?文從于初秋過我一話,別離歡喜,人天不勝延佇!堵∩饺藗髀浴,縱屬不文,誼難卻謝,稍遲當報嘉命,或從中州寄達左右,想無不可耳。其詩稿刊板亦當托存尊處,俟惠臨時一商其宜。至罘罳原詩稿四本,已偏(當為“徧”之誤)搜架上,無復蹤影,竟不知為何人持去。然山人詩,佳者實為選本所盡采,遺珠亦屬有限,或于不朽盛業(yè)無甚關(guān)得失也!垛艌@雜志》,妄為評閱,今繳上,乞笑存!赌洗宀萏眉,敝處偶檢得一本,并坿呈,以免殘缺。會城新事無一可述,惟日內(nèi)城隍又須賽會,妖童靚女,喧闐衢巷,知佛心必為愴然下涕也。校經(jīng)堂諸子時相過從。伯純亦于日前來長沙,行又歸去矣?|縷奉復,不盡

    案:錄自《珠泉草廬師友錄》卷七!稁熡唁洝饭彩贞悺⒘瓮鶃頃藕,此書在“違別以來,復更寒暑,天時人事,互有歧異”與“讀大著《論時事書》”二函之間,即《散原精舍詩文集》所收十七函書信的第四、五兩函之間。書中言“近者家尊荷承簡命,移巡河北”,可知此書作于光緒六年即1880年。

    陳三立與廖樹蘅書(二)

    昨誦大牘,明豅居然有效,既可為書生爭氣,亦可為相信有素者解嘲,此可相視而笑者也。自后日起有功,可以想見。惟公與仙翁皆不事王侯之人,一旦動以血誠,受此勞累,每一念及,輒為三嘆。雖然,世變亟矣!有其事無其人,尚堪問耶?公與仙翁有見于此,當亦惻然有所不計也。又聞沅帆言,公最畏礦氣,盍別覓凈室居之?弗以損小費自傷。至禱至禱!時事想有聞,順循引見,發(fā)直隸,差遣人急去。草頌眠食百福。

    案:錄自《珠泉草廬師友錄》卷七。《師友錄》所收陳、廖往來書札共十九函,此書在“臘中奉椾教”一書前,即《散原精舍詩文集》所收第九函前。書中起云“昨誦大牘,明豅居然有效”,乃指廖氏所經(jīng)營水口山礦務事,《一士類稿》所錄廖氏自撰年譜載其被陳寶箴委以礦務事在光緒二十二年即1896年,可知此書即作于此年。

    TAGS: 文人 詩人 寧鄉(xiāng) 清朝
    名人推薦
    • 朱倫奎(?-1646年)是明朝周王朱恭枵之孫,世子朱紹?子。他在弘光元年襲封周王。朱倫奎在隆武二年十二月被清兵殺死,世子朱敷?不知所終,后其弟朱倫?嗣封周王。
    • 潘萬才(1842-1907年),安徽省潁州府阜陽縣(今安徽省阜陽市)人,清末淮軍將領(lǐng)。同治六年,任游擊。同治十一年,賜號色克巴圖魯。光緒七年,以總兵記名簡放。光緒九...
    • 華祝三(1811年-1900年),字肇猷,號堯峰,江西鉛山人。清朝官員,進士出身。
    • 金道嶸,字奇石,號湖山居士,當代詩人,畫家,書法家。1956年生,湖北黃石人,中國詩書畫研究會研究員;湖北省楹聯(lián)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黃石市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富川詩社社...
    • 舒邦佐,字輔國,一字平叔,號雙峰,靖安縣城人。靖安舒氏第四世祖隆興府靖安(今屬江西)人。宋紹興六年(1136年)十二月初八出生,淳熙八年(1181年)中進士,先后任...
    •   唐愚士(1350年-1401年),名之淳,字愚士,以字行,號萍居道人。越州會稽(浙江紹興)人。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