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履歷
閔元禔自少年時代開始師從于陳季陸先生學習吉他。同時在多位老師的輔導下完成了和聲學、復(fù)調(diào)音樂、曲式學等樂理課程。1970年,“文革”期間,在“上山下鄉(xiāng)”的號召下,他來到了江西農(nóng)村。在農(nóng)村他仍把全部精力放在吉他音樂的演奏和研究上。當時吉他音樂處在于禁錮時期,有關(guān)吉他音樂方面的資料和樂譜十分缺乏。于是他把巴赫、亨德爾、貝多芬、賀綠汀、丁善德等音樂家們的中外作品改變?yōu)楣诺浼氉嗲K木幍摹饵S河大合唱》、《我愛我的臺灣》等曲譜現(xiàn)已廣為流傳。
1978年初,他和徐炎等人與上海廣播電視藝術(shù)團合作首次把吉他音樂推上舞臺。并在滬西工人文化宮成立了上海第一支吉他樂隊,由他出任樂隊指揮與負責配器工作。
1981年,他在滬西工人文化宮舉辦了上海市第一個吉他培訓班。
1987年,閔元禔應(yīng)邀擔任上海市“美聲杯”吉他大賽及上海市高校吉他大賽評委。
1988年,在上海音樂學院譚冰若教授的提議下,他作為上海吉他協(xié)會負責人之一,與協(xié)會同仁們一起組織了“華東六省一市吉他交流會”;1990年組織了張行、周冰倩、巫慧敏等多位知名演員作無報酬義演,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
1992年,他作為主要負責人之一,召集了京、津、滬、魯?shù)鹊氐牟糠旨葑嗉遥◤埪反骸⑼跽、李匯哲、韓銳等),在上海商城劇院舉辦了“中國古典吉他演奏家音樂會”。
1995年及1997年分別擔任華東地區(qū)和全國吉他比賽評委。
1996年起擔任上海市吉他考級評委,并負責考級工作。
1999年擔任由上海市文化局、市教委組織的上海市吉他教師資格考核考官,并擔任考核指導。
2000年被聘為由文化部教科司與上海音樂學院等單位主辦的全國吉他比賽評委。
2000年被上海電視臺聘為149期“五星獎”擂臺賽評委。
2002年9月任華東六省一市“歐德杯”吉他大賽評委。同年10月任亞洲音樂節(jié)全國吉他大賽評委。
2003年3月從首屆起至今被上海音樂學院聘為吉他專業(yè)高考入學考試考官。
2003年12月任鎮(zhèn)江首屆蘇南五市“貓王杯”吉他邀請賽評委會主任。
2004年擔任第五屆全國吉他大賽“華成杯”大賽評委會主任。
2008年杭州第六屆全國吉他大賽評委。
2009年7月?lián)蔚谝粚蒙蜿柸珖囆g(shù)節(jié)吉他大賽公開組評委會主任。
2009年10月?lián)紊虾R魳穼W院舉辦的全國吉他專業(yè)發(fā)展研討會暨古典吉他邀請賽評委會監(jiān)委。
2010年7月?lián)蔚诙䦟蒙蜿柸珖囆g(shù)節(jié)吉他大賽評委會監(jiān)委。
2011年擔任『2011年華東地區(qū)“滿氏杯”古典吉他邀請賽』組委會副主任、評委會副主任。
2013年擔任『第30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jié)西班牙吉他大賽』組委會秘書長、評委會主任。
2014年擔任『首屆阿爾達米拉吉他上海藝術(shù)節(jié)暨第七屆全國吉他邀請賽』組委會、評委會副主任。
閔元禔曾多次接待來滬交流訪問的國外吉他專家。與日本的鈴木嚴、鈴木一郎(Ichiro Suzuki),福田進一(Shin-ichi Fukuda)、美國的阿什比、J·桑塔斯、威廉·馬提斯(William Matthews),法國的雷蒙·可斯特,德國的哈奇·艾希曼(Hucky Eichelmann),加拿大的雷米·布謝(remi Boucher),英國的約翰·威廉斯(John Christopher Williams);蘇格蘭大衛(wèi)·羅素(David Russell);烏拉圭的費爾南多斯(Eduardo Fernndez);南斯拉夫的丹尼斯·阿薩巴吉克(Denis Azabgic)及西班牙吉他演奏家佩佩·羅梅洛(Pepe Romero)、安杰·羅梅羅(Angel Romero)兄弟、克羅地亞古典吉他演奏家卓蘭·杜科奇(Zoran Dukic)曼努埃爾·巴魯?疲∕anuel Barrueco)艾利奧特·菲斯克(Eliot Fisk)等人進行交流并互交為友。
學術(shù)著作
由他編著的《簡明吉他教程》、《西班牙吉他教程》、《吉他演奏外國古典名曲》、《吉他演奏外國電影名曲》、《古典吉他名曲指導系列叢書(巴洛克時期)、(古典主義時期)、(浪漫主義時期)》,由他執(zhí)筆和參與編寫的《古典吉他考級曲集》、《上海市中、小學吉他教程》、《青少年學民謠吉他》、《民謠吉他考級曲集》、《世界經(jīng)典吉他小品111首》均由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發(fā)行。由他參與組織錄制的《卡爾卡西》教學音帶、《中國吉他演奏家特輯》音帶以及由他本人示范、講解攝錄的《西班牙古典吉他100天自學教程》等教學像帶,在吉他音樂教學領(lǐng)域中產(chǎn)生了較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