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馬汝鄴(生卒年不詳) 女,字書成,成都人。光緒二十年(1899)離京隨伯父去順慶府(今南充市)讀書。時隔三年,因其伯父去廣西任職,只好返回北京父親處。其父聘日本籍女教師飯冢貞子授予其數(shù)學(xué)、音樂、美術(shù)等課程,相繼三年。光緒三十一年(1905)再次回成都,入兩等女學(xué),不久又改讀成都蠶業(yè)學(xué)校。1911年,避居天津。次年因父親病逝隨伯父去黑龍江省,在龍江縣小學(xué)任教11年。1923年,回到天津敦教,晚年回到成都,30年代病逝于成都。
作品一覽
《晦珠館文稿》3卷 1927年上海排印本;文篇、詩112首、詞8首。詩、詞自抒胸臆,近似唐人風(fēng)格;文宏博奧學(xué),覃思卓見,尤以論文《吳季札論》、《生男無喜生女無怨說》、《論禮樂》、等為世所稱道。
歷史評價
馬汝鄴一生飽經(jīng)離亂之苦,喜讀歷史,善評論古今人物,與國內(nèi)一批有進步思想的女學(xué)士如陳如璧、朱淡如、周淑云、、沈云英等相往來。尤其與戶部尚書張百熙侄女張竹隱交誼甚濃。互有詩文贈答及唱和。在北京居滯甚久,接受了新思想,詩詞文都充溢這哀怨人生、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