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孫顯寅,湖北黃岡縣人,四川重慶鎮(zhèn)總兵,統(tǒng)帶盛字左軍。一八九四年甲午中東事起,隨盛軍統(tǒng)領衛(wèi)汝貴赴朝,駐平壤。九月十五日平壤戰(zhàn)役,守西南門。平鑲失守后,十月十二日,清政府以“統(tǒng)帶盛字左軍四川重慶鎮(zhèn)總兵孫顯寅,出險不停,直赴沙河,著即行革職”,留營效力。其相關資料載于湖北黃岡四河孫氏新洋河支系宗譜。具體參加黃岡四河孫氏博客
參加戰(zhàn)爭經過
平壤戰(zhàn)敗后,盛軍統(tǒng)領衛(wèi)汝貴革職逮問,所部盛軍由孫顯寅、呂本元會統(tǒng)。十月間,隨四川提督宋慶在鴨綠江下游九連城、沙河鎮(zhèn)一帶設防。
日軍既占平壤,隨即分兵兩路入侵中國。十月二十五日,日本第一軍在山縣有朋大將指揮下,由朝鮮義州進攻清軍鴨綠江防線。日軍以大隊由義州對面江上搭浮橋進攻虎山、九連城。當日軍主力進攻虎山、九連城時,孫顯寅所統(tǒng)“盛軍在沙河稍遠,并未一矢加遺”。及見虎山失守,駐九連城銘軍“驚潰”!笆④娛當等顺藙輫W潰,縱火焚燒軍械”,于是,“銘軍潰而南,盛軍敗而北”,清軍鴨綠江防線崩潰。
鴨綠江防線崩潰后,孫顯寅率盛軍從宋慶退往鳳凰城。旋奉檄與聶士成、呂本元等扼守摩天嶺,防止日軍由東路進犯遼沈。孫顯寅、呂本元率盛軍駐守連山關。十一月十二日,日軍派騎兵一部進犯連山關口。孫顯寅、呂本元率部奮力抵御。不久,日軍大隊繼至,盛軍敗退,連山關陷敵。二十五日,聶士成督率孫顯寅等打退日軍,收復連山關。此后隨聶士成駐守摩天嶺防線,與侵占鳳凰城的日軍第十旅團立見尚文所部進行多次交鋒。一八九五年一月十一日,為配合西路清軍依克唐阿、長順等部反攻海城,與聶士成率軍由摩天嶺、連山關出擊敵人,經通遠堡進攻雪里站日軍。日軍兵單,堅匿不出。此后,由于東路日軍陸續(xù)西調,增援海城。鳳凰城、九連城一帶日軍兵力逐漸減少,東邊道一線遂無大戰(zhàn)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