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詩淵》與《永樂大典》保存有一種元佚詩集《竹林清風(fēng)集》,作者佚名,僅稱“王煉師”或“王道士”。除《永樂大典》與《詩淵》,王煉師與《竹林清風(fēng)集》從未見著錄,也從未見文獻提及。原集想必自明初就已不存!队罉反蟮洹贰ⅰ对姕Y》錄自《竹林清風(fēng)集》的佚詩有一百零九首。據(jù)存詩,可大致考出作者經(jīng)歷。此王煉師,應(yīng)是金華(今屬浙江)人,自稱“我本儒家流”(《效杜陵翁體……上李叔固大丞相》),儕身道流,廣事干謁以求名,但勞而無功。曾北游上都,并留下許多紀行詩:《上都》、《大都》、《雄州》、《嶧州》、《涿州》、《河間府》、《兗州》、《荏平》等等。延祐、至治年間又出游大江南北,在京口、揚州、淮陰、桃源、吳江、杭州等地都作過逗留。游四川過三峽時寫下“三峽新灘險已平”,“何似京華聽雨聲”(《新灘舟中》)的詩句。除紀行之作,詠古詩尚可一讀。是近似朱思本的云游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