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經歷
1986年,謝爾蓋·洛茲尼察從基輔理工大學畢業(yè)。之后,在烏克蘭首都擔當控制論研究所的研究員,專門研究決策過程的人工智能發(fā)展。1991年,考入莫斯科國立電影學院。1996年,從莫斯科國立電影學院畢業(yè)。
演藝經歷
1999年,執(zhí)導個人首部紀錄片《生活,秋天》。2000年,執(zhí)導紀錄片《站點》,該片展示了一個俄國火車站候車室中沉睡的男人、女人和小孩們。2001年,謝爾蓋·洛茲尼察移居德國。2004年,執(zhí)導紀錄片《工廠》。
2006年,擔任紀錄片《封鎖》的導演。2008年,執(zhí)導紀錄片《北方的光》。2010年,自編自導由維克托·奈梅茨、歐嘉·舒瓦洛娃共同主演的劇情電影《我的幸!,該片講述了一個命運多舛的貨車司機喬治在高速公路上迷路后,游蕩在俄羅斯的鄉(xiāng)村曠野的路上,該片入圍第6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主競賽單元。
2012年,執(zhí)導由弗拉基米爾·斯比爾斯基、弗拉迪斯拉夫·阿巴辛共同主演的劇情電影《霧林寒戰(zhàn)》,該片改編自白俄羅斯作家瓦斯里·貝科夫所著同名小說,獲得第6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費比西獎-主競賽費比西獎。2013年,執(zhí)導紀錄短片《信件》,該片入圍第26屆歐洲電影獎最佳短片獎。
2014年,與阿伊達·貝吉奇、萊昂納多·迪科斯坦佐等聯(lián)合執(zhí)導紀錄片《薩拉熱窩的橋》;同年,與克利斯提·普優(yōu)聯(lián)合執(zhí)導紀錄片《聚焦謝爾蓋·洛茲尼薩》。2015年,執(zhí)導紀錄片《老舊猶太公墓》;同年,擔任紀錄片《事件》的導演。2016年,執(zhí)導紀錄片《奧斯特里茨》。
2017年,執(zhí)導由瓦列留·安德留察、莉亞·阿赫扎科娃合作主演的懸疑電影《溫柔女子》,該片改編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短篇小說《性格溫和的女人》,講述獨居于俄羅斯鄉(xiāng)村的女子,在寄給被監(jiān)禁丈夫的包裹莫名被退回后,只身前往偏遠監(jiān)獄尋求解釋的故事,入圍第7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主競賽單元-。
2018年,執(zhí)導由瓦列留·安德留察、鮑里斯·卡莫爾津、謝爾蓋·科列索夫聯(lián)合主演的劇情電影《頓巴斯》,該片入圍第7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一種關注單元一種關注大獎,他憑借該片獲得第7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一種關注單元最佳導演獎;同年,執(zhí)導紀錄片《審判》;隨后,擔任紀錄片《勝利之日》的導演。2019年,執(zhí)導紀錄片《國家葬禮》,該片講述了斯大林葬禮“宏偉、恐怖且怪誕”的場面。2020年,執(zhí)導紀錄片《娘子谷大屠殺》。
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
2020年 | 《娘子谷大屠殺》 | 紀錄片 |
2019年 | 《國家葬禮》 | 紀錄片 |
2018年 | 《審判》 | 紀錄片 |
2018年 | 《頓巴斯》 | 電影 |
2018年 | 《勝利之日》 | 紀錄片 |
2017年 | 《溫柔女子》 | 電影 |
2016年 | 《奧斯特里茨》 | 紀錄片 |
2015年 | 《事件》 | 紀錄片 |
2015年 | 《老舊猶太公墓》 | 紀錄片 |
2014年 | 《薩拉熱窩的橋》 | 電影 |
2014年 | 《中央廣場》 | 紀錄片 |
2014年 | 《聚焦謝爾蓋·洛茲尼薩》 | 紀錄片 |
2014年 | 《Reflections. Directoru2019s Cut》 | 紀錄片 |
2013年 | 《信件》 | 紀錄片 |
2012年 | 《霧林寒戰(zhàn)》 | 電影 |
2010年 | 《我的幸福》 | 電影 |
2008年 | 《回顧》 | 紀錄片 |
2008年 | 《北方的光》 | 紀錄片 |
2008年 | 《Sweet Sixties》 | 紀錄片 |
2006年 | 《封鎖》 | 紀錄片 |
2006年 | 《Артель》 | 紀錄片 |
2004年 | 《工廠》 | 紀錄片 |
2003年 | 《景色》 | 紀錄片 |
2001年 | 《小鎮(zhèn)》 | 紀錄片 |
2000年 | 《站點》 | 紀錄片 |
1999年 | 《生活,秋天》 | 紀錄片 |
編劇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
2019年 | 《國家葬禮》 | 紀錄片 |
2018年 | 《頓巴斯》 | 紀錄片 |
2017年 | 《溫柔女子》 | 電影 |
2012年 | 《霧林寒戰(zhàn)》 | 電影 |
2010年 | 《我的幸! | 紀錄片 |
2003年 | 《景色》 | 紀錄片 |
制作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
2017年 | 《溫柔女子》 | 電影 |
2015年 | 《事件》 | 紀錄片 |
2015年 | 《老舊猶太公墓》 | 紀錄片 |
2014年 | 《中央廣場》 | 紀錄片 |
2013年 | 《信件》 | 紀錄片 |
剪輯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
2014年 | 《中央廣場》 | 紀錄片 |
2013年 | 《信件》 | 紀錄片 |
2008年 | 《回顧》 | 紀錄片 |
2006年 | 《封鎖》 | 紀錄片 |
2003年 | 《景色》 | 紀錄片 |
2001年 | 《小鎮(zhèn)》 | 紀錄片 |
1999年 | 《生活,秋天》 | 紀錄片 |
攝影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
2016年 | 《奧斯特里茨》 | 紀錄片 |
2014年 | 《中央廣場》 | 紀錄片 |
榮譽記錄
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 |
?2018 第71屆 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一種關注單元一種關注大獎頓巴斯 (提名) 2018 第71屆 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一種關注單元最佳導演獎頓巴斯 (獲獎) 2017 第70屆 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溫柔女子(提名) 2012 第65屆 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費比西獎-主競賽費比西獎 霧林寒戰(zhàn)(獲獎) 2012 第65屆 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霧林寒戰(zhàn) (提名) 2010 第63屆 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我的幸福(提名) |
歐洲電影獎 |
?2013 第26屆 歐洲電影獎最佳短片獎 信件 (提名) |
鹿特丹國際電影節(jié)? |
?2019 第48屆 鹿特丹國際電影節(jié)KNF獎 頓巴斯 (提名) |
人物評價
在電影《溫柔女子》中,謝爾蓋·洛茲尼察展現了各種各樣的冷酷意境,有溫柔的,有邪惡的,深入到了俄羅斯的靈魂深處,探究到了那種深不可測的黑暗。盡管該片還有著對尼古拉-果戈理、弗朗茨-卡夫卡等作家的荒誕小說的效仿,導演洛茲尼察還是展現出了其獨特的個人風格(搜狐電影評)。
謝爾蓋·洛茲尼察以詩意表現風格見長。在電影《我的幸!分,詩意與劇情結合的相當巧妙,然而在電影《霧林寒戰(zhàn)》里,詩意表達變成了冗長拖沓,將故事抻得毫無張力,這是個理應有情節(jié)沖突的故事,但洛茲尼察用緩慢的節(jié)奏將所有本該起沖突的地方淡化,讓影片看起來像一部哲學思考的實驗電影,可是又缺少思想的縱向表達(網易娛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