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梁寅,字孟敬,號石門,元末明初理學家,江西渝水下村公社醴溪梁家村人。生于元成宗大德七年癸卯六月初一申時,卒于明洪武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享年八十七,葬于本里含珠堆。臨終作云:“八十七年處世,二三千卷文章。有些古怪有些強,自許中人以上。常樂即同富貴,多書也當田莊。遙瞻圣主謝恩光,歸路風清月朗”。生二子梁岷、梁 。梁岷曾任古田縣令。梁寅,世業(yè)農,家貧。幼聰慧,德純識高,自力于學,篤志力行。年十七教訓里中,潛心理學,尤好古文詞。淹貫《五經(jīng)》,累舉不第,筆之于書,著有《周易參義》、《春秋考義》、《尚書纂義》、《禮記集略》、《詩經(jīng)演義》、《周禮考注》、《策要史斷》、《宋元史歷代敘略》。雜著則有耄言論林類訓、宋論搜古集、格物春秋蠱說、石門文集等。明太祖征天下名儒纂修禮樂,寅就征,年巳六十余,在禮局中,筆力出眾,討論精審,諸儒皆推服。爾后詔修元史,授禮部主事。老病辭歸,賜白金為資。初詔以明經(jīng)科取士,江西省臣禮聘主文衡者三,所得皆名士。隱居石門,四方之士慕名求之,群賢眾瞻,門庭若市,人稱“梁五經(jīng)",又稱石門先生。梁寅的理學以孔孟的“明人倫"為核心,繼承朱、程。寅認為綱紀倫常,名分等級是永恒不變之“道”,此即所謂“天理”,而人之本性又屬“五常備”具"。他的理學既不同于先秦儒家之注重現(xiàn)實之說,又不同于自漢至唐,儒家以禍福人的天意為倫理淵源之說,而應該認定本來之理。并重視教育,以此實現(xiàn)“天德王道”之治!敖又斐,繼往開來,振起兩朝人物;遠宗孔孟,承先啟后,維持百代斯文”!拜桶卧街菪悖未,旨貫提綱顥祖;類超江右英,明朝一圣,中庸紹祖是寅宗!薄皯赋卸鳎皇缆暼A昭日月;立言定理。萬年詞典鎮(zhèn)乾坤。”這是門人金幼孜、黃子澄題贈的頌聯(lián)。并書“失子堂”三字,高懸石門書院,故又稱鳳臺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