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吳福孫(1280—1348),字子善,自號清容野叟,錢塘(杭州)人。自幼聰明,容貌俊秀,長大后學習勤奮,博覽群書。元貞元年(1295),薦補為嘉興路儒學學錄,遷寧國路儒學學正。至治二年(1322)授潮陽縣青洋山巡檢。至順二年(1331),大學士阿榮將他所書小楷數(shù)萬字獻呈文宗,得到欣賞,被選至京師,得賜金鐘酌酒。至元元年(1335),調(diào)常州路儒學教授,后任嘉興路澉浦稅務(wù)課大使。至正六年(1346)升上海縣主簿,任間抑豪強,還田于民,理疑獄,為民所敬。福孫自幼酷愛書法,摹習趙孟?/a>帖,深得其楷書妙法,兼工篆、籀。嗜好古董名畫,收藏頗多。樂與文士交好,性格豪邁不羈,善于演講,熱情好客,一時登門求書者絡(luò)繹不絕。學識廣博,尤精印學古文,著有《清容軒手鈔》、《樂善齋集》、《古文韻選》、《古印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