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13歲遣游郡學,16歲補廩膳,18歲應鄉(xiāng)試中禮元,21歲時父亡,以恩蔭進大學。弘治年間,兩科鄉(xiāng)試不第,后在高陵呂楠(正德三年狀元)鼓勵下,嚴以律己,勤奮努力,于正德四年(1509)八月部試第一,搔南京禮部司務士。正德十一年(1516),升刑部云南清吏司郎中。正德十四年(1519),出任山西太原知府,蒞任四年,“政事明達,遠近畏服。”嘉靖二年(1523),謝事而歸。離任時,太原人夾道相送,依戀不舍。歸居后,生活節(jié)儉,和睦親鄰。生前自為墓志銘。彌留之際對子承恩、奉恩說:“吾無以遺汝,有田足耕,勿諼公家之稅;有書足讀,勿使子孫之愚。”最后說:“山有不食之地,可以葬我矣!”監(jiān)察御史梓州王公表其墓,讓立心行事,一如其父。人皆頌其文章光彩,德器遠大。著有《文獻錄》3卷,《<禮記>臆說》5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