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王谷
王谷(民國)
字韻山,譜名登乂(一般誤寫為登義,個別文獻為登文)別號天雷,自署天鹿學人。山西省昔陽縣東寨村人。其父敦臨,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舉人。其堂兄登俊,次年中舉,昔陽人分別稱東寨老舉人,小舉人。清末,王谷兩次參加科舉考試,但都未中舉,因其文采優(yōu)秀,閱卷考官批“文非己出”,從而名落孫山。科舉制度結(jié)束后,王谷考入山西大學堂中學專齋。后被派往日本留學,獲日本明治大學法學學士學位。民國初年歸國,在北京創(chuàng)辦報社,辦雜志,任社長、主筆,宣揚鼓吹立憲政治。袁世凱稱帝后,看透了社會的黑暗和人性的貪婪,逐漸遠離政治。后任律師、教師、京師高等審判廳推事(2年),貴州高等檢察廳廳長(14月),吉林高等審判廳刑庭庭長(2年)時間均不長。自謂為“五味之嘗,五方之游”。王谷系民國年間著名書法家。其字有“隸二箍三六朝五之王字體”之稱!吨匦奘R寺碑記》為其撰文和書寫。五十歲后寓居北平,閉門讀書,鉆研哲學,對胡適等的學術(shù)觀點頗有微詞。1948年完成其巨著《太學題詁》,60余萬言,后遺失。遷居臺灣后,曾重新撰寫部分內(nèi)容,留存于家中,未發(fā)表。王谷視名聲、財務、勢力如草芥。民國年間出資獎勵故鄉(xiāng)的勞動模范。陸續(xù)將家中田產(chǎn)拍賣,鄉(xiāng)人不解,有人恥笑,答之曰:“今日賣地有人笑,它日賣地無人要!1955年4月7日卒,葬于臺中。
王谷(宋代)
。鬯危葑终澹瑵}川郾城(今河南郾城)人,官至大理卿。儒學之外,寓意丹青,多取昔詩詞中意趣為寫圖繪,直率皆瀟灑。居郾城邑之南城,有小亭,榜曰隱亭。川原明秀,甚類江鄉(xiāng)景物。谷常游其上,得助甚多,時發(fā)其妙于毫端。有作品《宣和畫譜》、《圖繪寶鑒》、《清河書畫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