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89年畢業(yè)于南京理工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獲學士學位
1989年9月-1992年1月,南京理工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研究生,1992年1月獲碩士學位
1992年1月-1995年1月,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博士生,1995年1月獲博士學位
1996年-1998年,德國薩爾州大學洪堡基金資助訪問學者
2001年,香港浸會大學訪問學者
2002年,以色列希伯萊大學訪問學者
2004年德國薩爾州大學DAAD基金資助訪問學者
1995年2月-1996年6月,南京大學講師
1998年3月-2001年2月,東南大學生物科學與醫(yī)學工程學院副教授
2001年3月-至今,東南大學生物科學與醫(yī)學工程學院教授、博導
2007年7月獲“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
2013年獲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包括分子有序結構的組裝與表征、分子/納米器件的研究、生物納米材料及其應用、生物電活性器件、生物傳感器和微陣列芯片。
主要貢獻
利用交叉學科的新成果,研究分子探針與生物大分子或細胞間的識別作用,設計分子識別的模型系統(tǒng)、生物功能探針和診治新技術,構建仿生界面和集納米生物技術與高靈敏檢測于一體的智能化分子在線檢測新方法,發(fā)展無創(chuàng)疾病分子診治新技術,并闡明某些腫瘤與耐藥性的分子機制,為基因靶標藥物的設計、腫瘤的篩查、早期診治提供新思路與新方法。
近五年主持部省級以上科研項目10余項,發(fā)表SCI論文80余篇,應邀主編英文專著1部,英文專章3章、中文專章1章,申請專利多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