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他對 張之洞興學校、辦實業(yè)、重交通等洋務措施,莫不積極采辦,頗受張之洞激賞。 宣統(tǒng)二年(1910年),云貴總督向鄂督借用"能員",熊賓被借去,任云南電務、商務總辦。在云南開辟全省電報,清理財政,為云貴總督所倚重。
熊賓曾兩次回商城。第一次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由 湖北天門扶母棺回籍,接替蔣艮任商城勸學總董,主持一縣學務,廢科舉,興學校,創(chuàng)辦初、高等小學堂。第二次,辛亥革命爆發(fā),由云南回商城,民國3年(1914年)臘月, 白朗破商城,斃縣令許中書。大兵之后,葬死賑恤皆由熊賓綜理策劃,并成立支應局以應軍差。
? 1917年調(diào)回湖北,除仍兼鄂督署秘書長外,還任沙市運銷局、鄂岸榷運局長。1920年冬升襄陽道尹。在任5年,創(chuàng)辦了《鄂北公報》,開工廠,興學校,設殘廢寄養(yǎng)處等。襄陽是七省通衢,舟車輻輳,客商云集,但街道凹凸不平,殘磚破瓦到處堆積,每逢雨雪,泥濘難行。1922年熊賓用四鄉(xiāng)官戶通匪之罰款和商店居民之捐款,作整修襄樊街道的費用,將襄樊城內(nèi)主要街道均以青石條鋪墊,改變了襄樊市容。是年,又以襄陽距省會遙遠,交通不便,開拓襄陽至沙市的公路,籌辦襄沙長途汽車公司。從踏勘路線、籌措資金到延聘工程技術(shù)人員皆親自操勞。施工中,熊賓親赴各段督察,并命令沿途各縣分段負責。歷時11個月襄沙五百里通車,成為我國最早的一條長途公路。熊賓離任后,鐘祥縣知事汪翔立路碑于 宜城、鐘樣兩縣銜接處,以表熊賓筑路之功。至今猶存。熊賓還集資合辦了老河口發(fā)電廠、漢口交通大旅館、武昌謙和錢莊,并擔任這些企業(yè)的董事。在鄂北還辦有官機布廠、草帽辮機制廠。曾任漢口慈善會會長,北平政府贈"急公好義"匾額,及二等"文虎"、"嘉禾"勛章。1924年11月,熊賓從襄陽回省述職,于武漢因突然吐血而逝,終年57歲。歸葬商城。
主要著作
熊賓一生著述甚豐,有《滇南壯游集》、《三邑治略》、《續(xù)修太和志》、《商城失陷記》、《醫(yī)法藥編》、《汽車匯編》等書。還匯編有《熊氏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