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明宣德年間(1426——1436),武當(dāng)山上隱居著一個姓鄧的道人,就是目前有根可尋的鄧家功法的最早傳授人。其功法在傳授中有首特殊的戒規(guī):“傳本家不傳異姓,傳兒子(包括兒媳)不傳女兒!编囩娚綖猷嚰业诰糯鷤魅恕`嚨男愿衽c祖輩不大相同,他好周游,鄧鐘山遵守家規(guī),對慕名求學(xué)者一律拒之不授。然而求教者中有數(shù)十人仍是真心所問,多年如一日殷勤服侍鄧鐘山。有個年長鄧鐘山十余歲的山東蓬萊武士李家年,對鄧更有十二分殷勤。李家年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鄧鐘山能收自己的第六個稱子——李老六為嫡傳弟子。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由于眾人的一片誠心,加之鄧鐘山做功已成“整身”,無從配偶,故膝下無子。至此,鄧鐘山方才打破森嚴(yán)的家規(guī),決定開創(chuàng)一個獨特的門派,取名為——武當(dāng)“功家南派”。 清代光緒七年(1882)冬,鄧鐘山先生應(yīng)當(dāng)朝兩江總督左宗棠之聘,從湖北武當(dāng)山來江寧府傳藝。他開辦學(xué)堂于倉巷橋(在江寧縣境內(nèi)),教弟子百余人,令其早晚練武,白日習(xí)文。據(jù)李松如回憶:鄧鐘山先生在倉巷橋所教授的百余名弟子中,武藝突出的有鐘老八、楊拐子、姚中源等人。
武當(dāng)功家南派之祖及該派歷代傳人
鄧鐘山約1851年出身于湖北均縣(今丹江口市)一個世代習(xí)武的家庭。據(jù)其所著《功家秘法寶藏》自序:“吾乃湖北武當(dāng)人氏,祖上九世為武,傳至吾輩,功法完善,至精至粹至神,筆墨難述!编囩娚降挠啄辍⑸倌陼r代是在一心意練武做功的環(huán)境里度過的。他每夜子時壚無做軟氣功、硬氣功、特絕技。下午則演練拳法,一天習(xí)武做功的時間長達(dá)八小時之多。鄧鐘山的青年時代,喜于同行“較技”,故使他的名聲在當(dāng)時武術(shù)界勱極一時。據(jù)李松如回憶:鄧鐘山老先生的武功異常高超,神乎其神。幼時曾見:鄧?yán)舷壬笫终齑髦罢肿印保藶槲謇组W電手的“收雷藏電法”。大凡用此絕手取人,均無人敵之。鄧鐘山老先生能夠隔空一米左右將碗內(nèi)水撲出;能隔著三米開外將武功高超的對手擊暈在地。
鄧鐘山老先生與當(dāng)時政界的一些達(dá)官貴人交情甚深。據(jù)李松如、李鐘奇回憶:幼年時曾見鄧鐘山老先生處有一條幅(該條幅后由鄧贈給李老六,李又傳給其長子李松如、弟子李鐘奇),其條幅是左宗棠于清光緒七年冬,在兩江總督制臺衙門目睹了鄧鐘山老先生所著的《功家秘法寶藏》后,驚嘆之余揮毫寫下的,其書曰:“武壇一孤本,價值可連城,萬貫不脫手,誰知傳何人?”
鄧鐘山先生的晚年,大部分是在南京度過的。當(dāng)時他居住在朝天宮、上浮橋兩處,有嫡傳弟子李老六終日相陪,李之長子李松如、弟子李鐘奇服待,旁人難以接近。據(jù)李松如、李鐘奇回憶:其時鄧鐘山老先生雖已有九十高齡,但鶴發(fā)童顏,身體甚佳。他高興之時,還乘興持械與弟子放對。他手持撣塵。打的是風(fēng)波掃秦拳。有一次,鄧?yán)舷壬拈_門弟子(即在倉巷橋開辦學(xué)堂時所收的弟子)鐘老八,仗其武功有了根基,可以抗堅迎銳,且力大無窮,便要與鄧鐘山老先生比試武功,當(dāng)時觀者較多,鄧見其無禮,一怒之下便使出絕手——“五雷閃閃電手”他連“罩子”都沒脫下,便照鐘老八“出手”撲去,二人相隔一米開外,眾人只見鄧?yán)舷壬w態(tài)異常,怒目切齒,左手向前一抬一抖,鐘老八便擊倒在地,兩目緊閉,臉色蒼白,約半個時辰后,方才蘇醒過來。
鄧鐘山老先生九十五歲高齡時,其外甥趙石城從湖北武當(dāng)山來信,求舅父到老家安享晚年。于是,鄧鐘山老先生謝絕眾人的殷切挽留,獨自一人赴湖北武當(dāng)山而去。
黃春燕清道光年間江蘇揚州人。祖上世代為書香門弟,并多有中狀元或秀才者。其父黃彪曾做過文官,后因不滿當(dāng)政腐敗,便憤然辭官返鄉(xiāng)。黃春燕因隨母親來無錫迎接黃彪,中途出游太湖,遭強(qiáng)盜攔劫,而幸遇游俠趙石城相救,同時腐爛“練得高技可懲惡伸張”,便隨趙石城同往江寧(今南京),拜鄧鐘山為師,被鄧師定為截止當(dāng)“功家南派”的嫡傳開首弟子(即第一代傳人),從而練就了一身高超的武技。黃春燕后與趙石城結(jié)為夫妻,生有一子,取名鄧?yán)^俠。
趙石城清道光年間山東蓬萊人,其祖上代代習(xí)武。趙石城自幼得自家傳,年少之時即習(xí)得一身好武藝。十六歲時便獨身行俠江湖,遇不平之事則仗義相助。后又拜其舅父鄧名貴山為師,入武當(dāng)功家南派并被定為嫡傳開首弟子,從而如虎添翼。
李老六即李德貴,因其排行第六,故名。李為山東人氏,祖上世代以行武保鏢為業(yè),其父李家年,武術(shù)圈內(nèi)稱之:李半邊”(即在半個山東都有名望)曾作過當(dāng)朝的宮廷鏢師。李老六自幼隨父習(xí)武并經(jīng)常出入宮宦要人處,使他自小就見得大世面。李老六在其自序中曰:“長至一十二歲,吾父思道:u2018孩兒如此隨身走南蕩北不為是處;乃須覓一明(名)師授他武技,安居演習(xí),日后方有發(fā)跡之時,尚不負(fù)為父的一十二年撫養(yǎng)。u2019故將吾送至鄧鐘山老先生處……允鄧?yán)舷壬_恩,定吾為武當(dāng)u2018功家南派u2019嫡傳一世弟子盡傳武技!崩罾狭缘玫轿洚(dāng)“功家南派”武功秘法后,足不出門,勤學(xué)苦練十三年,練功成并名冠昔日的金陵(今南京)武術(shù)界。
鄧?yán)^俠武當(dāng)“功家南派”嫡傳二世弟子。山東蓬萊人氏。其父母趙石城、黃春燕皆為武當(dāng)“功家面派”的嫡傳一世弟子。鄧?yán)^俠自幼便隨父母練“圈內(nèi)”武功,深得全盤嫡傳精奧。
李義俠、李燕俠,武當(dāng)“功家南派”嫡傳二世弟子。江寧(南京)人氏,為兄妹二人。他倆自出生后即被趙石城、黃春燕作為義子收養(yǎng),并定為武當(dāng)“功家南派”嫡傳二世弟子,盡傳“圈內(nèi)”武功。通過十八年的勤學(xué)苦練,終于大功告成。從此“江南雙俠”之名風(fēng)靡一時。
李松如、李鐘奇武當(dāng)“功家南派”嫡傳二世弟子。李松如(李老六之長子)系山東蓬萊人氏,清光緒年間人。李鐘奇(李老六之北子)系河南人氏,清光緒年間人。他倆自幼得李老六真?zhèn)鳎婪Q真為“武壇隱叟”、“武壇二老”。
南京市武術(shù)協(xié)會武當(dāng)內(nèi)家功研究會
會長:釋延帆
掌門人兼總顧問:玄妙真人
TEL:025-86871358
QQ:1277085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