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早年畢業(yè)于馬尾船政后學堂第十六屆駕駛班,1905年被派往赴英國皇家海軍學院留學,1909年8月畢業(yè)回國。歸國后先后任u2018海琛u2019艦教練官、 “海容”艦魚雷大副、“湖鷹”、“聯(lián)鯨”艦管帶。辛亥革命后,許建廷率艦北伐,歷任“建安”、“靖安”、“;I”等艦艦長。1922年曹錕賄選大總統(tǒng),時任“;I”艦艦長的許建廷,聯(lián)名通電發(fā)動討伐賄選運動。第二次直奉戰(zhàn)爭期間,吳佩孚提出“以武力統(tǒng)一中國”,作為“海籌”艦艦長的許建廷領銜聯(lián)合“永績”、“健康”兩艦及“列字”艇艇長通電全國,反對“武力統(tǒng)一”并率艦南下,脫離直系,其壯舉頻獲孫中山肯定。1923年許建廷晉升海軍少將。1927年末至1929年初,任國民政府外交部特派福建交涉員,1927年12月至1933年2月,兼任財政部閩海關監(jiān)督。1934年6月出任吳淞商船?茖W校校長。
人物生平
許建廷,字衡曾,福建長樂人。畢業(yè)于福州船政學堂第十六屆駕駛班。1905年赴英國留學,1909年8月學成回國。充“海琛”巡洋艦教練官,旋調“海容”巡洋艦魚雷大副。1910年任“湖鷹”魚雷艇管帶,1911年初任“聯(lián)鯨”炮艦管帶,補授海軍協(xié)參領。辛亥革命后率艦北伐,1913年1月17日授海軍中校,7月12日給予五等文虎章。1914年9月28日給予七等嘉禾章,10月16日給予陸海軍一等金色獎章,10月25日任“聯(lián)鯨”炮艦艦長,1915年7月1日調任“建安”炮艦艦長。1916年4月27日晉給三等文虎章,同年8月6日晉升海軍上校。1917年元旦晉給六等嘉禾章,10月9日晉給四等嘉禾章。1919年1月4日晉給三等嘉禾章。1921年6月7日調“靖安”運艦艦長。1922年6月27日升任“;I”巡洋艦艦長。1923年3月27日,授海軍少將。同年4月10日任滬隊獨立艦隊輪機長。1925年2月1日當選軍事善后會議海軍委員,同年2月6日,擢任海軍第二艦隊司令。1926年9月18日去職。1927年12月19至1929年1月14日,任國民政府外交部特派福建交涉員,1927年12月19日至1933年2月13日,兼任財政部閩海關監(jiān)督。1934年7月簡任吳淞商船學校校長,1935年1月去職。1939年7月1日出任偽維新政府綏靖部水巡司司長。1940年4月17日任南京要港司令,5月8日任汪偽軍事委員會委員,7月任汪偽政府海軍部參事。1942年3月31日任軍事委員會高級參謀,8月20日任汪偽軍事委員會總務廳參謀次長。1943年10月10日被汪偽政府任為海軍中將。1945年6月7日任汪偽海軍部政務次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56年許建廷被聘為長樂縣政協(xié)委員,1960年12月病故于里。
人物故居
許建廷故居許家大院座落在帥正街左側。許氏故居為滿族村名人故居中修建最為精美的建筑。主座前后三進,前后六個天井,廳堂進深七柱,面闊三間,兩邊廂房。主座東側為花園,六角門洞,上嵌由鄭孝胥題字的青石匾“頤園”,花園首進圍墻窗欞用粉彩瓷花瓶作隔窗,這也是古民居中少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