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要介紹
回美之后,在匹茲堡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在一九五九年,他訪問了三百名工程師與會計師,得到一個對激勵理論有深遠影響的「雙因子論」(two-factor theory)這個理論強調(diào)一些工作因素能使人產(chǎn)生滿意感(激勵因素,motivators),而另外一些工作因素只能消除不滿意感,但不會使人產(chǎn)生滿意感(保健因素,hygiene factors)。
概念介紹
所謂雙因子就是指激勵因子(激勵因素)與保健因子(保健因素)。此外,雙因子論發(fā)現(xiàn),對工作的滿意感和不滿意感并不是存在同一因素上。換言之,當無法達到滿意感時,只能說「沒有滿意感」而不表示「不滿意」;同理,不滿意的對應是「沒有不滿意感」而不表示「滿意」。
激勵因子涉及人對工作的積極感情,是內(nèi)在的;保健因子涉及人對工作的消極感受,是外在的。這兩類因子不是對立的而是互補的,也就是說,激勵因子的對立面不是保健因子。
激勵因子包括成就、承認與贊賞、工作本身、責任與晉升等。贊賞指的是對工作成績的認可而不是人際關系的改善。保健因子包括公司政策與管理、技術(shù)監(jiān)督、薪資、人際關系與上下級關系、工作環(huán)境的條件等。有些人比較追求激勵因子;有些人比較追求保健因子。如果只提供工作外的種種良好環(huán)境,只能消除工作者的不滿足,但不能增進滿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