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隆武二(1646)年,巡按廣東,輔佐王化澄整備軍務(wù)。
蕭嘉音在漳州為盜,永歷元(1647)年,城璧單騎召之,蕭嘉音以刀刃直指,城璧不動(dòng),陳述忠義,蕭嘉音遂感泣歸順,改姓名王興,授副總兵。
連城璧守恩平,與清軍相持半年。佟養(yǎng)甲招降城璧,不聽。清軍遂以利益誘惑王興取巡方印。王興告之,城璧遂召諸兵將飲酒,酒半對眾人曰:敵千金贖吾印,當(dāng)與否?眾人未答。城璧掀衣攤腹,厲聲曰:刀來,刨我腹納印,則可耳,王興與士卒皆大哭,誓以死守印。城璧具其事答佟養(yǎng)甲,王興又在書上答曰:廣東易得,此印難得,按察不可威劫,王興豈可利誘!
永歷(1648)二年七月,王化澄薦為太仆少卿,明昭宗幸梧州,與王興入見,轉(zhuǎn)大理卿。
永歷三年(1649)十一月,明廷命城璧以副都御史督兵出江楚。
永歷四年(1650)八月,召刑部右侍郎,未行。
永歷七(1653)年,職方主事程邦俊帶赦書至,命令再匯合散兵與王興,陳奇策,羅全斌舟師三百攻三水,會(huì)師李定國。
后升城璧為兩廣總督負(fù)責(zé)聯(lián)絡(luò)義軍,與郭之奇,李明忠,黃士俊以及總兵練復(fù),梁標(biāo)相相應(yīng),收復(fù)陽春,陽江,恩平。
永歷十(1657)年,清軍攻陳奇策,奇策兵少卻,清軍遂以全軍圍攻王興,攻二月,王興得大捷,清軍敗走。
有人勸城璧回朝廷,答曰:與王興首事而不終,是負(fù)興也,不去。與王興共同血戰(zhàn)七八年。
永歷十三(1660)年八月,王興不幸犧牲,全家殉國,城璧在外招兵,聞之大哭。.
遂入山中,尚可喜,李率泰再三召之,城璧以死相誓,久之,歸家卒。
家庭成員
子:連以謙,任職方郎中。
連以桐,恩貢
弟:連城瑜,皆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