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魯昭公十二年(前530年)十月,甘簡公無子,立他的弟弟甘過。
經(jīng)歷
甘過將要去掉甘成公、甘景公的族人,甘成公、甘景公的族人買通劉獻公。丙申日,劉獻公殺甘悼公甘過,而立甘鰍為甘平公。
生平
魯昭公二十二年(前520年)王子朝之亂,他和鞏簡公在京地大敗。
后記
討厭賓孟和王子朝。某日,賓孟到郊外,看到雄雞弄斷自己尾部的羽毛,侍者告訴他這是雄雞害怕因說羽毛完整而去充當犧牲。周景王二十五年(前五二0)四月,周景王在北山打獵,讓公卿們都跟去,打算殺與王子朝不睦提單穆公和劉獻公。周景王有心臟病,四月十八日死在榮锜氏家中。四月二十二日,劉獻公死,因無嫡子,單穆公立伯蚠為劉氏繼承人。五月四日,單穆公和伯蚠進見王子猛,乘機攻打并殺死賓孟,讓周景王諸子和他們在單氏中結盟。六月十一日,安葬周景王。王子朝之亂周景王二十五年(前五二0),周景王死。
周景公,老聃和甘平公的關系
正殿前邊,壯麗的大房內外,接見老聃的部署已經(jīng)準備停當!@是一次第二品級的華屋詔見。
這座華屋之所以稱為華屋,是因為它確實華美。房子又高又大。屋內除了四個粗大的滾龍明柱之外,并無其他什么隔山,而是一個不分里外的大大的空間。從屋外看,紅墻綠瓦,金碧輝煌,四角高挑,金色的蓮花型陶瓷大冠(琉璃瓦罐)立在房脊的中央。在巳時的陽光照耀之下,上上下下,耀眼明光,五顏六色,閃閃晃晃。此時,門口的臺階兩邊,站著兩排御儀仗隊。他們不遠一個不遠一個地一直向午門那里排去。
屋內,紅氈鋪地;后墻上掛著一幅特號中堂一般的深紅緞面,上繡一條巨形金龍,“中堂”兩旁,是四條黃色條幅;兩邊的明柱那里,立著兩溜黃衣衛(wèi)士,他們人人雄壯,個個魁偉;兩邊的衛(wèi)士身后,各站三排(隊)樂工,每排八人,他們手持金石竹絲,鞄土革木,八種樂器,名曰八音,三排共是二十四人,兩邊的合起來,六個樂隊,共是四十八人——按當時的規(guī)定,天子樂隊是八佾(隊),諸侯樂隊是六佾,大夫樂隊是四佾,這次是二等詔見,景王故意減去二佾;當中靠后的氈面地上,擺放著一張巨大的檀木龍案,案上放著筆硯、絹帛和竹簡;龍案兩旁,各設四個雅座——西邊的座位上,從外至里,分別坐著王子朝(景王的愛子)、大夫賓孟、大宗伯(禮部官職)、太宰(吏部官職);東邊的座位上,從外至里,分別坐著召莊公(名字叫奐)、甘平公(名字叫鯂),挨著甘平公往里,是兩個空位,那是意在等待姬如公和李氏老聃的到來。龍案后面的那把刻著滾龍的特號龍椅之上,在手持龍鳳日月的宮女的襯護下,坐著一位七十多歲的老者,此人頭戴平天冠,身穿赭黃袍,黃面高鼻,花白胡須。他皺眉瞇眼,看來心中不悅。此人是誰?他就是赫赫有名的當朝天子,名叫姬貴的周景王。
此時,老聃先生在姬如公的陪同之下,安然自如地走進午朝門里,以感謝的面色目視一下兩邊的儀仗宮人,接著,目光向前直視,信步往前走上華屋的臺階。姬如公喊一聲:“稟萬歲,李聃前來拜見萬歲!”繼而,他們謹步進屋。龍案兩旁座位上的公卿、大夫、王子、一聲不響地站起。老聃停步,安然地站在地上,溫文爾雅,恭敬地拱手,低首目視著龍案前邊的鋪地紅氈(君王面前他反而不去屈身),以愛敬的心情和音調朗聲說道:“參見萬歲!敬問萬歲貴體可好?龍駕可安?”
“謝問。”周景王微微點一下頭,平天冠上的珠玉串串兒輕輕動了幾下。
“請讓李聃以九賓之禮參拜萬歲!贝藭r站在老聃身邊的姬如公這樣說了一句。
立時,金石竹絲,鞄土革木,八種樂器一齊奏起。老聃先生拉開架式,欲行九賓大禮。只見景王輕輕搖一下頭。姬如見此情形,急忙向樂隊擺手示意。
剛起的樂聲,截然而止。
老聃見景王臉色不好,不解其中含義,但是他不管什么是吉是兇,心中全然無懼。他收住腳步,穩(wěn)穩(wěn)站好,仍象剛才一樣,恭敬地拱手,低頭目視著龍案前邊的鋪地紅氈。
“請讓李聃以簡易的禮節(jié)參拜萬歲。”姬如公滿面笑容,又說一句。
“萬歲在上,請受李聃一拜!崩像跸壬f著,拉開架式,彎腰一揖,然后嫻熟地輕身跪地,一擊首,再擊首,三擊首,四擊首!然后伏在地上,一動不動。
“李聃賢士,快快免禮起身,一旁落座!本巴跽f了一句,臉色開始好轉。
老聃隨起身一揖,又拱手站在那里。姬如公請他到龍案東邊最里邊的座位落座。老聃無論如何也不肯,嘴里說著:
“姬公尊駕在此,晚生無論如何不能在上位就座!
姬公見他推辭堅決,就讓他在東排從里往外數(shù)的第二個座位上坐下。此時,在場的公卿大夫和王子也全隨之落座。
景王姬貴臉色進一步轉好。這周景王,因為近來身患小疾(這年之后的第二年,他突然去世,朝中開始大亂),二十三日卯時未能登殿。二十五日晚上,他小疾好轉,想起要接見一位相貌奇逸的賢士,心中高興,打算于二十六日卯時登殿時,順便進行。沒想到一高興不大要緊,夜里入睡很晚,第二天一覺睡到晨時快要過完還沒醒來。他起床之后,輕松愉快,心血來潮,很想立時見見李聃究竟是個什么模樣,于是就打破格矩,隨時通知管官吏和管禮儀的官員以及愛子和其他幾個人,從巳時正中開始,舉行了這次華屋接見。這種接見有別于正殿接見的是,不一定是三公六卿在殿下齊集。這次接見之前,景王心里充滿新奇的味道,沒想到到了時候心情又時壞時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