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褚公于章安令遷太尉記室參軍,名字已顯而位微,人未多識。公東出,乘估客船,送故吏數(shù)人投錢唐亭住。爾時,吳興沈充為縣令,當(dāng)送客過浙江,客出,亭吏驅(qū)公移牛屋下。潮水至,沈令起彷徨,問:“牛屋下是何物?”吏云:“昨有一傖父來寄亭中,有尊貴客,權(quán)移之!绷钣芯粕,因遙問:“傖父欲食餅不?姓何等?可共語!瘪乙蚺e手答曰:“河南褚季野!边h近久承公名,令于是大遽,不敢移公,便于牛屋下修刺詣公,更宰殺為饌,具于公前,鞭撻亭吏,欲以謝慚。公與之酌宴,言色無異,狀如不覺。令送公至界。
---------出自《世說新語》偶得——讀書札記之二十。
注釋
①褚(chǔ)公:字季野,曾任將軍、都督、征討大都督等職。
②章安令:章安縣令。
③估客:行商。
④出:多,超員。
⑤亭吏:錢塘亭小吏,負責(zé)住宿的人。
⑥修刺:古時拜訪別人用來通報的拜帖,類似現(xiàn)在名片。
⑦牛屋:牛棚
⑧傖父(cāng fǔ):罵人的話,意為粗鄙的人
⑨承:聞知
⑩遽:惶恐
翻譯
褚季野由章安縣令改任成為了太尉記室參軍,當(dāng)時褚公名氣很大,但地位卑微,認識他的人不多,坐了當(dāng)時行商的販船,半路在錢塘亭投宿。
當(dāng)時,吳興縣令沈充也正好送客經(jīng)過浙江。因客人太多,褚被亭吏趕到牛屋睡覺。半夜,因吵聲太大,沈充無法入睡,起來散步 (看見牛棚下有人),問亭吏:“牛棚下是什么人?”亭吏說:昨天有個粗野的人前來投宿,我就讓他睡牛屋了。沈充當(dāng)時喝多了酒,就對著牛屋喊:“傖夫(當(dāng)時南人譏罵北人的話),想不想吃餅子?你是什么人,我們聊聊可以嗎?”褚公(聽到有人喊話就)揚了揚手,說:“我是河南褚季野!币驗檫h近都知道褚公的名字,沈充大吃一驚,又不敢要褚公移動地方,隨即在牛屋款待褚公,并在褚公面前鞭打亭吏,表示賠禮道歉。但褚公與沈充喝酒吃菜,淡然自若,言談毫無異狀,就像沒事一樣。過后縣令一直送他到縣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