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其先(曾高祖為王安石弟王安禮,曾祖為金紫光祿大夫王防,祖父王榕知諸暨縣,父王王咸,知通州),徙諸暨璜山鎮(zhèn)(今屬浙江)。厚之出生于書香門第,自幼聰穎好學,博覽群書,稍長即喜金石之學。性格忠懇內(nèi)出,剛直不阿。高宗紹興二十六年(1156)以鄉(xiāng)薦入太學。孝宗乾道二年(1166)進士。淳熙十二年(1185),監(jiān)都進奏院。十五年,為秘書郎兼權(quán)倉部郎官(《宋會要輯稿》職官五二之一七)。十六年,除淮南路轉(zhuǎn)運判官(《南宋館閣續(xù)錄》卷八)。移兩浙路轉(zhuǎn)運判官。光宗紹熙五年(1194),由知臨安府以事放罷(《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三之一八)。
歷史貢獻
厚之修古好學,精思博考,深通籀篆。案牘之暇,對三代彝器及漢唐石刻拓本,更是刻意搜求訪購!犊滴踔T暨縣志》稱其“所積書籍,甲于海內(nèi)”。出入嘗以右軍《繭紙建安帖》自隨。每得一書一器,必校勘整理,考訂簽題,審其真?zhèn),摘其疵謬,孜孜不倦于金石碑碣之學。與米芾都以善鑒書畫而聞名當時。
著有《復齋金石錄》、《復齋印譜》、《鐘鼎款識》、《考異》、《考古印章》、《漢晉印章圖譜》、《題跋周宣王石鼓文》、《石鼓音釋》、《考訂秦惠王詛楚文》等。寧宗嘉泰四年卒,年七十四,葬寶峰嶺寶林寺旁(今屬璜山鎮(zhèn))!稌m(xù)志》卷五有傳。王厚之所著受歷代學者之推崇。清史學家、文學家全祖望《答臨川雜問帖》云:“順伯長碑碣之學。今傳于世者,有《復齋碑錄》。宋人言金石之學者,歐、劉、趙、洪四家而外,首推順伯”。明代沈明臣在《集古印譜》序中:“古無印譜,譜自宋王厚之順伯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