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嚴立業(yè)
1936年8月至1950年2月,先后在家鄉(xiāng)私塾、涇川縣荔堡完小、寧縣中學和慶陽地委干部學校上學。1950年3月在鎮(zhèn)原縣第十一完小任教。1951年8月在中共鎮(zhèn)原縣委宣傳部任干事。1954年6月任慶陽地委宣傳部干事、理論教育科科長。1955年11月調任慶陽初級師范代理校長。1956年4月調慶陽中學(慶陽一中前身)任副校長,協(xié)助校務,任黨支部(含兩個小學一個幼兒園)書記。1958年1月因歷史問題被開除公職,回家勞動。1977年因病去世。十一屆三中全會后,落實政策,予以平反!稇c陽一中校史》資料對他的評價結論為:王德馨同志工作作風正派,能發(fā)揚民主,積極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工作能力強,認真負責,干脆利落,為人誠實忠厚。在慶陽一中工作期間,計劃性,原則性強,能夠積極鉆研業(yè)務,團結廣大教職工,充分調動其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群眾中享有很高的威信。
子承父業(yè)
王一統(tǒng)同志繼承父親遺志,毅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yè)。憑著他睿智過人的思維和扎實的數(shù)學功底,憑著他敬業(yè)愛生的師德和求實拼博的作風,憑著他開拓創(chuàng)新的闖勁和知人善任的才干,他從一個校聘民請教師直到教管會專職副主任,三十二載探索不止,三十二番奮斗不息,三十二年春華秋實,碩果累累,屢獲殊榮,譽滿隴原。
他1977年3月被荔堡鎮(zhèn)廟李七年制學校聘任為民請教師,1979年10月考試錄用為公派教師。1980年至1983年在問城八年制學校任數(shù)學教研組組長、教導主任,1984年至1987年在荔堡鎮(zhèn)中心小學任教導主任,1987年9月至1993年4月在問城九年制學校任校長,1993年5月至2003年8月任荔堡鎮(zhèn)教育管理委員會專職副主任,2003年8月至2007年任教育局專職督導員。工作期間多次榮獲中共涇川縣委、涇川縣人民政府“優(yōu)秀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獎,1985年9月10日獲中共平?jīng)龅匚、平(jīng)龅貐^(qū)行政公署“先進教育工作者”獎,1989年9月10日被中共甘肅省委、甘肅省人民政府授予1989年度“園丁獎”。2009年2月光榮退休。
其弟王一治,1985年1989年在甘肅工業(yè)大學機械制造與設計系本科學習畢業(yè),取得學士學位,畢業(yè)后分配到平?jīng)鲐S收機械廠工作,后轉山東濱州曲軸廠工作,先后任助理工程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后又在上海大學讀博士研究生,取得博士研究生學位,畢業(yè)后至今在杭州師范大學任教。
其妹王一芳,1990年7月參加工作后先后在問城中學、荔堡中學、豐臺中學任教,現(xiàn)在涇川二中任教,代初中化學課,曾被評為市級骨干教師,多次榮獲全國化學競賽省級指導教師獎。
其妹夫吳長青,涇川縣紅河鄉(xiāng)人,生于1971年9月,中共黨員,1991年9月至1994年7月在慶陽師專生物系學習畢業(yè),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在天津工程師范學院(離職進修)計算機專業(yè)本科畢業(yè)。1994年參加工作以來,先后在涇川縣豐臺中學,涇川縣職教中心,涇川一中任教,曾獲得勤工儉學先進個人獎。
續(xù)寫傳奇
先輩教德澤后秀,育才接力有來人。王一統(tǒng)同志的兒子王永輝大學畢業(yè)后分配到?jīng)艽ǹh職教中心任教,兒媳呂紅梅在涇川縣城關鎮(zhèn)中心小學教書。
女兒王永婧1995年參加工作,先后在問城中學、城關中學、隴川中學任教。2004年元旦,與涇川三中教師趙江輝結為伉儷。
青勝于藍,后生可畏。他們都擁有本科學歷,本可以各擇其好,各顯其能,各奔前程。但他們兄妹二人、伉儷兩對,雙雙教書,對對育人,皆成績斐然,受到縣市表彰獎勵。他(她)們沿著先輩們走過的路,耕耘春夏,收獲金秋,傳承著祖輩父輩的事業(yè),續(xù)寫著育人偉業(yè)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