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經(jīng)歷
波拿巴在意大利長大,而在1822年6月29日與他的堂姐塞奈達(dá)·萊提西婭·朱莉·波拿巴(英語:Zéna?de Laetitia Julie Bonaparte)成婚后,他們旅居美國。在離開意大利前他發(fā)現(xiàn)了鶯科中的新物種須葦鶯(Acrocephalus melanopogon),在航海中他收集到新物種黃蹼洋海燕(Oceanites oceanicus)的標(biāo)本。一到美國他就寫了關(guān)于這種鳥的一篇論文,并以亞歷山大·威爾遜(Alexander Wilson)的名字命名!≈蟛冒烷_始更新威爾遜的《American Ornithology》,修訂版在1825年和1833年間發(fā)行。在1824年他設(shè)法使費(fèi)城自然科學(xué)協(xié)會接收當(dāng)時并不知名的約翰·詹姆斯·奧杜邦,但是這遭到鳥類學(xué)家喬治·沃德(George Ord)的反對!≡1826年底波拿巴舉家回到歐洲。他訪問了德國,遇到了菲利浦·雅格布·克萊茨邁(Philipp Jakob Cretzschmar)。訪問英格蘭時,在大英博物館遇到了約翰·愛德華·格雷,并再次結(jié)識奧杜邦。在1828年他全家遷往羅馬。在1832年和1841年間波拿巴發(fā)表了他關(guān)于意大利動物的作品《Iconografia della Fauna Italica》!≡1849年他被選入羅馬議會,參與創(chuàng)建了羅馬共和國。按照J(rèn)asper Ridley所說,當(dāng)議會第一次召開時:“當(dāng)維泰博人卡洛·波拿巴被點(diǎn)到名時,他這樣回應(yīng):u2018共和國萬歲!u2019(Viva la Repubblica!)”他參加了保衛(wèi)羅馬的戰(zhàn)爭,對抗由路易-拿破侖·波拿巴派遣的4萬法國人組成的部隊(duì)。在1849年7月共和軍被打敗后,他離開羅馬,然后去了馬賽,但是路易-拿破侖·波拿巴命令他離開。 后來他旅居英格蘭,出席了伯明翰英國科學(xué)促進(jìn)會的會議,之后他訪問了居住在蘇格蘭南部的威廉·查頓。他后來準(zhǔn)備系統(tǒng)分類世界上的所有鳥類,訪問了全歐洲的博物館去研究其中的藏品。在這段時間中他被允許返回法國,將巴黎作為他度過余生的地點(diǎn)。在他去世之前,他發(fā)表了《Conspectus Generum Avium》的第一卷,而第二卷是由赫爾曼·施勒格爾(Hermann Schlegel)校訂的。
重要文獻(xiàn)
①(英文)Jasper Ridley(1976年)《Garibaldi》,Viking Press出版,第268頁
②(英文)Phillip Drennon Thomas(2002年).《The Emperor of Nature: Charles-Lucien Bonaparte and His World》[Patricia Tyson Stroud(2000年)《The Emperor of Nature: Charles-Lucien Bonaparte and His World》校訂版,費(fèi)城:賓夕法尼亞大學(xué)出版社].《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Bloomington, Ind.),總第88期(第4期):第1517頁.PMID 16845779. ISBN 0-8122-3546-0 (英文)Patricia Tyson Stroud-《The Emperor of Nature: Charles-Lucien Bonaparte and His World》 ISBN 0-8122-3546-0
③(英文)Barbara and Richard Mearns-《Biographies for Birdwatchers》 ISBN 0-12-487422-3
④(英文)Catholic Encyclopedia article
書籍
(英文)Charles-Lucian Bonaparte《American Ornithology》又名《The Natural History of Birds Inhabiting the United States...》,共4冊,原發(fā)布于1825年-1833年間,費(fèi)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