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袁祖志(1827~1898)
字翔甫,號枚孫,別署倉山舊主、楊柳樓臺主等。浙江杭州人。
為清代大詩人袁枚的孫子,擅長詩文。其兄袁祖德曾任上?h知縣,清咸豐三年(1853年)上海小刀會起義時被殺,當時祖志正在其兄身邊。此后出任過縣令、同知等一類官職。清光緒二年(1876年)11月,上海道臺馮?光用官費創(chuàng)辦《新報》,聘請他為主編。該報完全站在政府立場上說話,外僑稱它為“道臺的嘴巴”。光緒八年(1882年)停辦。光緒九年(1883年)他隨招商局總辦唐廷樞游歷西歐各國,歸國后著有《談瀛錄》、《出洋須知》等書。光緒十九年(1893年)下半年,應(yīng)聘為《新聞報》總編輯,因正在編刊《隨園全集》,最初由門人章干臣代為處理館務(wù)。光緒二十年(1894年)開始主持社論的撰寫工作,特別是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中日甲午戰(zhàn)爭期間,陸續(xù)撰寫了數(shù)十篇社論,積極支持民眾的抗日要求。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因年逾七十,精力不濟退休。離職后常在杭州與上海兩地居住。
著有《談瀛錄》,又有《隨園瑣記》(一卷,申報館,1877年排印),《孤忠錄》,《海上吟》,《滬城備考》,《上海竹枝詞》等,編有《袁隨園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