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信息
姓名:楊亮節(jié)
性別:男
出生年月:不詳
國籍:中國
朝代:南宋
籍貫:不詳
民族:漢族
身份:政治人物
人物簡介
楊亮節(jié),南宋楊淑妃(后為太后)之弟,官封處置使。元兵入侵,奉淑妃及益王趙昰、廣王趙昺南奔。公元1276年(德祐二年)5月節(jié)的外甥趙昰即帝位(稱為端宗)于福州。11月,元兵攻陷福州。亮節(jié)隨駕至泉州,因軍務別往,及歸,少帝一行已至潮州。遂攜三個兒子世昌、世耀、世隆追到漳州。因第三子途勞染疾,寄養(yǎng)于漳浦佛潭農(nóng)家。亮節(jié)與長子、次子來到廈門,想覓船前往廣東崖山與少帝會合。此時傳來崖山兵敗、少帝投海的不幸消息,亮節(jié)悲憤不已。遂與兩子渡海到浯州(今金門),隱居于官澳珠寶石下,誓誡子孫莫為元臣,郁郁而終。
史料記載
楊亮節(jié)(?-1279年),南宋末年的國舅,為楊淑妃之弟、宋端宗之舅。由于他生時被封為侯,死后被封為王,故稱侯王。元朝軍隊追殺宋帝時,楊亮節(jié)一直追隨宋帝,至今日香港境內(nèi)一帶,曾經(jīng)到過碙州(今大嶼山)及官富場(今九龍城),后病歿,F(xiàn)時香港九龍城、元朗、東涌、大澳及大圍等地,仍存有紀念他的侯王廟。
金門楊氏楊亮節(jié)
金門楊氏,是主要分衍於官澳、湖美、湖下、榜林等地之大姓。漳州佛潭楊氏,亦源自金門官澳。自金門而澎湖、臺中、新加坡、印尼,自佛潭而宜蘭,螽斯衍慶,蘭桂芬芳,其始祖皆為宋末護主南遷的楊亮節(jié)。有關楊亮節(jié)之先世,現(xiàn)有古本金門楊氏族譜毫無記載。筆者忝為亮節(jié)后裔,國中時覽閱家大伯楊兆榮先生所纂家譜,孺慕先祖之情油然而生。自赴臺就讀大學,即利用空閑搜集資料,冀盼修纂一部詳實且完備的本族譜書。 然而「萬姓蕓蕓,莫不家有偽譜!骨妩S宗羲在唐氏家譜序中所言,適足以作為金門楊氏譜系誤傳、誤引之寫照。民國七十三年春筆者開始整理譜系之際,情況如是;二十年后之今日,景致依然,真是令人浩嘆。為辨正解惑且提供宗親正確資料,筆者曾於八十五年四月撰文,張貼於所任教淡江大學經(jīng)濟系的教學網(wǎng)站。鑒於楊亮節(jié)之事跡,既與金門宗族相關,亦為宋末重要史料,特增補改寫以就教於識者。
現(xiàn)在的楊氐一族
如今金門楊氏已成為望族,達山堂總干事楊延文先生介紹說,先祖是皇親國戚,宋亡后來到浯州,定居達山之麓后,亮節(jié)公將地名叫“官澳”,“官”字指其歷代在大宋朝廷做官,“澳”字則指地處海灣之旁。金門楊氏從始祖亮節(jié)公起,派系繁衍,迄今共有30世。目前金門有其后裔8000多人,宗祠家廟8座,臺灣及東南亞有其后裔10多萬人。飲水思源,2005年9月23日金門楊氏和第十屆全球董楊童宗親懇親大會成員來到開封天波楊府,向天波楊府贈送了《金門縣官澳楊氏祖廟奠安紀念輯》,書中在金門楊氏派系簡介中寫到:“楊氏為周宣王少子尚父之后
,望出弘農(nóng),發(fā)源地為河南開封。按開封古稱汴京,汴梁,位于河南省中部,黃河南岸!彼麄冮L跪在楊老令公像前,敬香謁拜,表達自己虔誠的思源之情。
后人為期建立廟宇
侯王廟又稱楊侯廟,根據(jù)南宋史實考究,查證“侯王”叫“楊亮節(jié)”,是南宋的國舅,亦是忠臣,生前封“侯”,死后封“王”,所以叫“侯王”了。楊侯古廟廟內(nèi)碑文載道:“考楊侯古廟所崇祀者乃宋末忠臣楊亮節(jié)宋帝為元兵追逐至于海隅九龍駐蹕后移師大嶼山駐節(jié)大澳亮節(jié)侯護駕并御元軍旋楊侯嬰疾然軍為旁午仍運籌帷幄求卻強敵帶病奉公不幸藥石無靈薨逝九龍葬于城西歿后追封為王其公忠體國名垂青史士人為崇功報德遂建廟奉祀藉期庇蔭每于農(nóng)歷六月六日侯王寶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