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買官名削
崔烈,字威考,祖父崔骃,父親崔盤,從弟崔寔,在幽州有名望,因此歷任太守、九卿(廷尉)等職。
中平二年(185年),當(dāng)時漢靈帝劉宏賣官鬻爵,三公(司徒、司空、太尉)標(biāo)價一千萬錢。時任廷尉的崔烈通過漢靈帝劉宏的傅母程夫人,只花費(fèi)五百萬錢就買來司徒一職。
拜官之日,劉宏親自參加百官聚會,劉宏回頭跟身邊的寵臣說:“我后悔沒堅持一下,本來可以賣到一千萬錢的”。程夫人回答:“崔公可是冀州名士!起初那肯買官,還不是虧我撮合,陛下反而不知道我的好心嗎?”從此,崔烈名望衰退。
時間久了,崔烈也心里不安。一日,他從容問兒子崔鈞:“我位居三公,現(xiàn)在外面的人是怎么議論我的?”崔鈞回答:“父親大人年少時就有美好的名望,又歷任太守,大家都議論你應(yīng)該官至三公,而如今你已經(jīng)當(dāng)了司徒,天下人卻對你失望!贝蘖易穯枺骸斑@是為何?”崔鈞答道:“議論的人都嫌棄你有銅臭!贝蘖掖笈,舉起手杖要打崔鈞。崔鈞時任虎賁中郎將,穿著武官服,狼狽而逃,崔烈在后面追罵道:“死兵卒!父親打就跑,這是孝子嗎?!”崔鈞回頭說:“舜對待他的父親,小杖則挨,大杖則跑,這不是不孝!”崔烈于是慚愧而止。?
宦海沉浮
當(dāng)時涼州有韓遂等人領(lǐng)導(dǎo)的叛亂,朝廷深以為慮。司徒崔烈提出放棄涼州的建議,劉宏詔令百官在朝會上討論,議郎傅燮出來大聲駁斥,最終,崔烈的建議被否決。
中平四年(187年)四月,司徒崔烈改任太尉。
同年十一月,太尉崔烈免職,由大司農(nóng)曹嵩繼任太尉。
晚年經(jīng)歷
中平六年(189年),十常侍之亂爆發(fā),十常侍殺死大將軍何進(jìn),挾持漢少帝劉辯和陳留王劉協(xié)小平津,因見無路可走而投水自盡,從涼州而來的軍閥董卓率先一步找到劉辯與劉協(xié),公卿百官奉北芒阪下迎駕,崔烈作為前導(dǎo),董卓率領(lǐng)步騎兵數(shù)千前來,崔烈呵斥董卓避讓,董卓罵崔烈說:“我晝夜三百里來,談什么避讓,我難道不能砍掉你的腦袋嗎!”?
初平元年(190年),袁紹、袁術(shù)領(lǐng)軍討伐董卓,崔鈞時任并州西河郡太守,也積極參與其中。董卓得知,將崔烈逮捕入獄,關(guān)押在右扶風(fēng)郿縣的監(jiān)獄之中。
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誅。崔烈出獄,拜城門校尉。
同年六月,李傕與郭汜率領(lǐng)的涼州軍攻破長安城,崔烈與太常種拂、太仆魯旭、大鴻臚周奐、越騎校尉王頎等人壯烈殉國。
歷史評價
《后漢書》:“有重名于北州!
程夫人:“崔公,冀州名士!
崔鈞:“大人少有英稱,歷位卿守,論者不謂不當(dāng)為三公!
葛洪:“有直者無分而徑進(jìn),空拳者望途而收跡。其貨多者其官貴, 其財少者其職卑。故東園積賣官之錢,崔烈有銅臭之嗤.。上為下效,君行臣甚!?
余嘉錫:“烈承其家學(xué),故亦以左傳講授,與服子慎共術(shù)同方,則其于春秋為不淺,得此可補(bǔ)史闕。知冀州名士,固非浪得虛聲者矣。其后烈卒死李傕之難!?
籍貫考據(jù)
按范書《崔骃傳》,籍貫為“涿郡安平”,而涿郡為幽州轄地。實際上,按《郡國志》可知涿郡并無安平縣,安平縣屬于冀州安平國,且范書《崔烈傳》中程夫人稱崔烈為“冀州名士”,明顯此時安平縣屬于冀州安平國,而非幽州涿郡。
再按范書《孝明八王列傳》載“樂成國”及“安平國”的變遷,可知安平國設(shè)于公元122年。
家族譜系
高祖:崔篆
曾祖:崔毅
祖父:崔骃
父親:崔盤
兒子:崔鈞(崔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