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早在1995年,我到, 拜望克家老時,認(rèn)識了鄭曼大姐。那是一座四合成宅的小小院落,宅子不大,卻生機盎然,青磚鋪地,石條成階,花木叢叢,兒孫滿堂,一切都井然有序,簡樸大方,充滿儒雅詩韻。走進庭院,再進廳堂,你就會感到,這個文化世家,定有一位料理有方的主事人。鄭曼大姐深蘊文人的儒雅氣質(zhì),且善良賢惠,性格溫柔,可親可敬。她為人十分謙和,為事無比嚴(yán)謹(jǐn),且辛勤奔波,不辭勞苦,小院的詩韻,全然蘊育在鄭曼大姐的辛勞之中。
個人經(jīng)歷
? 鄭曼大姐的一生,是為革命和進步的文化事業(yè)奔波辛勞的一生。20歲離家出走,尋找抗日救亡之途,曾在臧克家創(chuàng)辦的左翼進步刊物的同一個出版社共同奮斗,并因此找到了知音。進步的抗日文化刊物,百姓擁戴,反動派恐懼,刊物屢遭查封,臧克家成了被追捕的重點人物,鄭曼千方百計保護、支持克家。因敵人追捕,愈加恐怖,鄭曼大姐又與克家相陪相伴,輾轉(zhuǎn)兩千余里,步行到重慶。1942年8月鄭曼大姐與克家婚后,兩人更是生死與共,相濡為命,在與敵周旋搏斗中,先后奔走于南京、上海、香港,在生活極度困苦的條件下,克家冒著敵人查抄抓捕的險境,主辦進步刊物,為勞苦大眾吶喊、控訴、號召、預(yù)言,而鄭曼大姐既要協(xié)助克家辦刊物、關(guān)注他的安危,又要在幾近貧困潦倒的生活條件下,關(guān)照好前妻留下的孩子和克家的生活。用克家老的話說:“無論怎樣大的風(fēng)雨,我們兩人都同舟共濟”,“國民黨迫害,她跟著我擔(dān)驚受怕;u2018文革u2019時期,我挨批斗,她跟著我受到牽連”。真是風(fēng)風(fēng)雨雨相依為命的革命夫妻,可歌可泣。?
? 2002年8月25日我收到鄭曼大姐一函,并同時寄來克家與鄭曼婚慶六十載的照片,克家老昂首揚神,豪氣依舊;鄭曼大姐也如同當(dāng)年,靦腆 含秀,溫溫而雅。照片在手,久久難于放下,我似乎又看到,在風(fēng)風(fēng)雨雨中,當(dāng)年那對患難夫妻艱難跋涉的腳印,鏗鏘而又堅韌的神采,于是激情命筆,作拙詩兩首,聊表祝賀。詩發(fā)之后,鄭曼大姐當(dāng)即回函,甚為謙恭、熱情,反令我 難以為情。 “泰豐尊兄為我們結(jié)婚六十周年寫的詩,飽含真情,我全家讀了都非常感動,您的手跡已珍存……”又說“我把發(fā)表在《中國藝術(shù)報》上的詩和照片,復(fù)印了十多份,分贈在外地的兒女和友人……我們的大兒媳喬植英,在濟南讀到賀詩,很高興,寫了一首《讀賀詩》,特抄奉如下:u2018賀詩一首又一首,情深意長如足手。春水霜雪味甘辛,飛云風(fēng)雨奮步走u2019。她在信中特別贊賞您詩中的u2018春水乾坤共執(zhí)戈,霜雪天涯未懼寒u2019的詩句,說u2018很有氣魄、意境,滿含對爸爸的崇敬之情u2019?思乙褵o力寫信作詩,我不會寫詩,她的詩和信,表達了我們的謝意……” 讀了鄭曼大姐的信,既受寵若驚,又為她的如此抬舉與熱情所灼燒。我再一次領(lǐng)教了鄭曼大姐為人的謙和,為事的嚴(yán)謹(jǐn),對友人的真摯和情誼。?
三 、克家對鄭曼大姐夸獎有加,因為這是血同流、脈同跳的相濡夫婦,因為這是步同邁、路同行、志同道合的革命伴侶,愛之火燃燒在同一個生命之中,“風(fēng)燈殘月共患難,正迎烽火結(jié)為伴”。克家對鄭曼大姐的評價,只說了前面提到的兩句話,由于生命的局限,他心里埋著一句話,未及道出,那就是:在克家老病重期間,鄭曼把愛化作一腔熱血傾心相伴,日夜守候在病床旁,要喂飯、要擦身、要更衣、要換屎尿墊,又記錄下一本又一本病人每日病情登記冊,可謂經(jīng)心、可謂仔細(xì)、可謂又一種嚴(yán)謹(jǐn),病情記錄冊上的每個字,都是鄭曼親情的血滴,每一份記錄,都是她傾心于伴侶的坐標(biāo),每一本病情記錄冊,都是留給子女、留給后人的忠貞相 愛的歷史詩韻。我曾多次到醫(yī)院探望克家老的病情,每每總見到鄭曼大姐不知疲憊地操勞著,她那黃瘦而又憔悴的臉上,鐫刻著她的崇高,她那越來越布滿頭頂?shù)你y發(fā),書寫著她曾有過的風(fēng)雪冰霜患難史,她那依舊沉靜的微笑,是她高尚靈魂的自白,我真為鄭曼大姐沉重的精神壓力擔(dān)憂。每當(dāng)勸她保重身體時,她總是微笑著道聲:“沒關(guān)系,我頂?shù)米。? 在克家老病情進入重病監(jiān)護期間,病人常有焦躁,不允許任何守候,只要鄭曼大姐在身邊,她就日夜不離床邊,晝夜照料,病人彌留期間,她更是寸步不離…… 蒼天有眼,感人淚下。?
四、克家老的家,是一個四世同堂具有十七口之眾的大家庭,鄭曼大姐是這個大家庭的主心骨?思医】禃r,忙于工作和創(chuàng)作,家要她料理;克家亞健康時,她要一面關(guān)注克家的身體,又要照料好家庭;克家病臥不起時,她要守候病床,又要照顧孩子們的工作和身體;寧愿操勞自己,心上總是牽掛孩子們不要影響工作,正是因為有這樣一位賢惠善良的母親,這個大家庭總是那樣的歡樂和諧,敬老愛幼,同歡樂、同患難。
? 2004年,克家老走了,全家人更加敬愛這位慈母,闔家和諧依舊。不幸的是,這位賢良而又堅強的母親,由于終日苦搏,近年又長期過度勞累,身患癌癥,發(fā)現(xiàn)時已是癌癥晚期,依常規(guī)她的生命周期只能再延生半年,然而由于她的堅強、由于她堅持做氣功、堅持治療、堅持散步、堅持與病魔做斗爭,當(dāng)然也由于這個和諧家庭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子女深情的守候,她竟然戰(zhàn)勝病魔,讓生命又延長了五年之久,她一直是那么堅強,那么樂觀,我每次到醫(yī)院去探望她,她依舊情誼深長地有說有笑,即使在她離開人世的前一周,我到三○五醫(yī)院探望她時,她仍然堅持要坐起來,當(dāng)我離開醫(yī)院時,她依舊滿臉儒雅,拱手作揖,含笑拜年…… 這是我最后一次見到的鄭曼大姐儒儒而雅的微笑,她作揖祝福的話語,一直響在我的耳邊。 這微笑將永遠(yuǎn)印刻在我的心里。 這作揖祝福的慈祥形象,將永駐我的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