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yè)生涯
1956年5月,柳麗春被選拔到山西省體工隊田徑隊,從事投擲訓練。沒幾個月時間,她便連創(chuàng)兩項省紀錄,達一級運動員標準。
1957年5月在全國春季田徑運動會上,她的手榴彈獲得亞軍。如果繼續(xù)下去,她也許會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田徑選手,可偏偏這時,她卻撞開了自行車運動的大門,成為我國第一批女子自行車運動員。良好的身體素質(zhì)使她進步飛快,1958年入隊僅一個星期,她就通過了健將等級。
1959年她又為山西女子自行車獲第一屆全運會團體總分第一名立下汗馬功勞。
1963年是柳麗春運動生涯中比較難忘的一年。這年11月,她作為中國自行車女子主力隊員之一,參加了在雅加達舉行的第一屆新興力量運動會。比賽中她克服了氣候、水土不適等困難,在女子20公里個人賽中,以35分50秒4的成績奪得金牌。成為中國自行車第一個在國際賽場拿冠軍的女選手。雅加達載譽歸來后,柳麗春繼續(xù)拼搏,兩年后在1965年的第二屆全運全上,她又奪得自行車女子20公里個人賽冠軍和女子25公里團體冠軍。
1973年,35歲的柳麗春仍然寶刀不老,在全國自行車賽中又奪得25公里公路賽個人第一和3公里、5公里賽車場個人賽第一,獨得三枚金牌。到1974年為止,柳麗春的運動員生涯達16年之久。此后走上教練崗位。在她從事教練期間,所帶的隊員許蓉珍、周素英、王心剛、李小英、張素梅、周彩琴等,個個都是好樣的,不僅在國內(nèi)賽場屢屢奪魁,在國際賽場也屢建奇功。如許蓉珍、周素英兩位選手,都是亞洲冠軍獲得者。周素英除了在亞運會上拿金牌外,1984年在第27屆世界自行車錦標賽中還奪得1000米爭先賽銅牌,這是我國和亞洲自行車運動員在世界大賽中取得的最好成績。此外,在第十屆亞運會和1988年漢城奧運會上,周素英又分別獲得金牌、銅牌各一枚。
柳麗春從1958年進入車壇以來,鐵騎生涯三十年,在山西,她是第一個女運動員,自行車第一個女健將,并且是第一個在國際賽場上拿冠軍的選手和第一個國家級女教練。她曾十五次代表國家出訪,足跡遍及十個國家,是中國車壇上一位不可多得的女選手。
榮譽記錄
1957年5月在全國春季田徑運動會上,她的手榴彈獲得亞軍。如果繼續(xù)下去,她也許會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田徑選手,可偏偏這時,她卻撞開了自行車運動的大門,成為我國第一批女子自行車運動員。良好的身體素質(zhì)使她進步飛快,1958年入隊僅一個星期,她就通過了健將等級。
1959年她又為山西女子自行車獲第一屆全運會團體總分第一名立下汗馬功勞。
1965年的第二屆全運全上,她又奪得自行車女子20公里個人賽冠軍和女子25公里團體冠軍。
1973年,35歲的柳麗春仍然寶刀不老,在全國自行車賽中又奪得25公里公路賽個人第一和3公里、5公里賽車場個人賽第一,獨得三枚金牌。
1984年在第27屆世界自行車錦標賽中還奪得1000米爭先賽銅牌,這是我國和亞洲自行車運動員在世界大賽中取得的最好成績。此外,在第十屆亞運會和1988年漢城奧運會上,周素英又分別獲得金牌、銅牌各一枚。
個人生活
柳麗春生長在山西榆次的一個普通農(nóng)家,兄妹六人她排行最小,因此,自幼頑皮好動具有男孩子一樣的性格,爬樹,登高,男孩子敢干的事情她都敢干,甚至男孩子不敢做的事情她也敢做。因此,童年時代便具備了爭強好勝不甘寂寞的秉性。1955年16歲的柳麗春參加了學校舉行的春季田徑運動會,初次參賽便一舉奪得800米跑和鐵餅、鉛球三次冠軍。這意外的榮譽使柳麗春對體育頓生好感,從此,早起晚歸堅持不綴。
社會評價
柳麗春從1958年進入車壇以來,鐵騎生涯三十年,在山西,她是第一個女運動員,自行車第一個女健將,并且是第一個在國際賽場上拿冠軍的選手和第一個國家級女教練。她曾十五次代表國家出訪,足跡遍及十個國家。是中國車壇上一位不可多得的女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