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周霖出身于麗江市玉龍縣石鼓鎮(zhèn)一個清寒的讀書人家,祖父和和父親都是舉人,清末麗江推行新教育的著名人士。周霖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熏陶。他秉資穎異,勤奮好學,興趣廣泛,喜歡體育、演說、音樂、手工,尤其酷愛繪畫,受當?shù)貢嬅藦埼恼恐更c,十幾歲時,求畫者已絡繹于門。解放前長期任中學教員。一九五o年以后,先后任麗江縣文化館館長,麗江縣副縣長,云南省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云南分會副主席。擅長國畫,創(chuàng)作了大量反映納西族人民新生活的作品。一九六四年在北京舉辦了納西族畫家周霖畫展,展出了中國畫一百五十余件,受到國內外觀眾的好評。
人物經歷
1920年秋,周霖以優(yōu)等第一名畢業(yè)于云屬聯(lián)合中學。因未能繼續(xù)讀書深造,遂在軍隊里補了一名軍佐,隨滇軍出省,歷盡艱辛。為尋求新的出路,于1927年初只身遠赴上海,其后又輾轉于武漢、南京、蘇州等地。曾在上海考入名畫家劉海粟辦的美術?茖W校西畫系,當過教師、記者、稅吏、攝影師、畫過電影院海報。他命途多舛,坎坷曲折,但從未放下畫筆,從未放棄對藝術理想的追求。艱難曲折的人生經歷磨練了他的意志,豐富了生活體驗,開擴了藝術視野,對他以后藝術創(chuàng)作的發(fā)展,有深刻的影響。
三十年代后期,周霖回到麗江,在省立中學任教,有較寬裕的時間作畫,并系統(tǒng)地研讀古代名著和佛經等典籍。靜習潛修,畫理和畫法得到顯著的提高。為推動當?shù)匚乃嚨倪M步與繁榮,培植年輕的文藝人才,在他的倡導下,成立一個由詩、書、畫和音樂愛好者組成的文藝團體——“雪社”,經常開展活動,相互交流,切磋技藝,開詩會,辦畫展,豐富了當?shù)匚幕睢_@期間,他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國畫作品和題畫詩,其中有許多玉龍山題材的畫作和詩文。在民族音樂方面也作了一些探索:為馬子云《玉龍山白云歌》譜曲,為麗江洞經音樂《到春來》填詞,顯示出他在詩、書、畫、樂諸方面的深厚功底和藝術才華。1943年秋,他受聘在昆明一中教課,適逢舉辦《云南省美術展覽會》,他攜作參展,受到好評,贏得聲譽。這次畫展,是周霖步入云南畫壇,蜚聲省內之始。
20世紀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中期,他走村串寨,爬山越嶺,深入生活,創(chuàng)作出大量具有濃郁鄉(xiāng)土氣息、民族特點和時代精神的國畫作品。他還為人民大會堂作了《金沙水拍云崖暖》和《玉龍金川》兩幅巨畫。1963年5月,云南省文聯(lián)為周霖在昆明舉行個人畫展,其精湛的技藝和純正的畫風,博得普遍贊譽。時在昆明的陳毅、黃鎮(zhèn)親臨參觀畫展,并建議到京展出。同年9月,“納西族畫家周霖個人畫展”在北京新落成的中國美術館隆重展出,受到中外美術界的一致好評。陳毅元帥設宴為周霖致慶,許多在京文化名人出席作陪,郭沫若題詩:“石鼓聲聞到鳳城,龍?zhí)讹L物活生生。山水引自源頭處,天外飛來有鹡鸰。”
人物評價
周霖是著名畫家,同時也是納西族優(yōu)秀詩人。郭沫若高度評價周霖詩歌的成就,稱其“詩、書、畫三超”。趙銀棠稱“其畫中饒有詩意,詩中獨具畫境”,現(xiàn)存的一百多首詩中,除大量詩畫渾一的題畫詩外,有不少作品以玉龍山為題。他的“雪山詩”也和他的畫一樣,著力于展現(xiàn)玉龍山的神韻。
由于周霖在繪畫方面的突出成就和在文藝界的崇高聲望,曾先后當選為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副縣長、云南省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全國政協(xié)委員。他在主管麗江縣文化館工作和任副縣長期間,事必親躬,在保護臨摹白沙壁畫、征集翻譯東巴經書、清理保護民族古藉、發(fā)掘整理民族民間文化藝術遺產、培養(yǎng)書畫藝術人才等方面,做了許多有益的工作。
正當周霖藝術創(chuàng)作的高峰時期,“文革”浩劫降臨,他身陷逆境,身心備受摧殘,以致癱瘓,仍以頑強的毅力,畫“梅”自勵。表現(xiàn)出一個品德高潔的藝術家對藝術的執(zhí)著追求。
周霖逝世以后,他的遺作相繼于1981年、1982年在昆明和北京展出,皆獲得相當高的評價!吨芰禺嫾酚稍颇先嗣癯霭嫔缇庉嫵霭妗V醒朊涝涸洪L、著名畫家吳作人題詞:“金生麗水,藝數(shù)周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