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牟蔭喬(——1894),字梓南,芝水社北上坊村人,牟蔭喬,字梓南,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qū)北上坊人。清同治元年(壬戍年)即公元1862年通過恩科鄉(xiāng)試,成為舉人。同治13年(甲戍年)即公元1874年通過恩科殿試考試(甲戌二甲九名),賜進(jìn)士出身。后任翰林院編修;光緒17年即公元1891年派任廣西柳州知府,供職約兩年。后轉(zhuǎn)任浙江道御史。牟子國后裔。其父牟錂之,嘉慶二十三年(1818)戊寅恩科山東鄉(xiāng)試第七名舉人。因在候補(bǔ)授官期間,父母相繼病故,在家守制沒有授職。為人“敦品勵行,著述甚豐。”入祀鄉(xiāng)賢祠。
牟蔭喬出身于書香門第,幼承家學(xué)。在邑童子試中就嶄露頭角。后經(jīng)縣、府、院試,均名列前茅,小小年紀(jì)就食餼。17歲就參加鄉(xiāng)試,然而科考坎坷,屢試不第。直到咸豐十年(1861)辛酉科,入選拔貢,次年同治元年壬戊科朝考第一等第二名,授吏部七品小京官試用。 吏部,官署名。漢代尚書實(shí)行分曹理事,曹相當(dāng)于后世的科。西漢尚書有常侍曹,主丞相、御史、公事,東漢改常侍曹偉吏部曹,主選舉、齋祀事。魏文帝曹丕時改為吏部,置尚書,主選事,此后歷代大致沿之。元豐改制,始以吏部尚書、侍郎主管吏部,掌文武官員選試、擬注差遣、資任、敘遷、蔭補(bǔ)、考課。明清沿之。七品小 京官,清代六部諸司中有七品小京官,為郎中、員外郎、主事之下的司員。 牟蔭喬在就任吏部小京官時,被大學(xué)士寶鋆慧眼相中,聘為其子寶卒老師。后又受聘于禮親王府中任師傅。 同治元年(1862)壬戊科目蔭喬又參加順天鄉(xiāng)試恩科考試,中第二百十八名舉人,復(fù)試第一等第八名。同治十三年(1874)甲戊科再次應(yīng)會試,高中二甲第九名進(jìn)士。朝考入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二等授翰林院編修。牟蔭喬在編修這個位子上一直沒有升遷,這中間京察時,曾獲記名御史銜。直到光緒十七年(1891)他才得以外放到廣西柳州任知府。 他在柳州政績深入人心。逝后朝廷追封他為正五品奉政大夫封典!兜侵莞尽、《福山縣志》皆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