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姓名:公孫盧
性別:男
出生年月:不詳
國籍:中國
時代:東漢
籍貫:膠東
民族:漢族
身份:地主
歷史記載
王修被調(diào)到膠東當(dāng)縣令之時,膠東一帶賊寇眾多,社會秩序紊亂。
其中以公孫盧為首之勢力,最為龐大,其恃強凌弱,自建營寨,并于寨外挖壕溝,占地為王,不聽官府差遣。
王修初上任之際,為解此患,故帶數(shù)十人馬,直入公孫盧之營寨,當(dāng)眾將其斬殺,其家族雖人多勢眾,但遭此突來之舉所震懾,而不敢動手反抗。
王修遂借此勸說,說明不能自建營寨、占地為寇之理。自此,膠東一帶之賊寇遂逐漸消失。
公孫姓起源
公孫復(fù)姓起源很多。春秋時,各國諸侯不論爵位大小,多喜歡稱公。
按照周朝制度,國君一般由嫡長子繼位,即位前稱為太子 ,其他的兒子便稱為公子,公子的兒子則稱公孫。他們的后代便有不少人便以公孫為姓,因此,公孫并非一族一姓的后人。最初出現(xiàn)的公孫氏是在上古時期。
《路史》載:"神農(nóng)用母弟勖,嗣少典國君,世為諸侯,后以公孫為姓。軒轅帝初名公孫,后改姬。"
《廣韻》載 :"古封公之后,皆自稱公孫,故其姓多,非一族也。"
《通志》載:"公孫氏,春秋時諸侯之孫,亦以為氏者,曰公孫氏,皆貴族之稱;蜓埸S帝姓公孫,因以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