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收藏
2016年《色界》系列被哈爾濱師范大學收藏;
2011年部分作品被閑雅山房畫廊收藏。?
創(chuàng)作風格?
主要創(chuàng)作方向為綜合材料、油畫。創(chuàng)作風格以抽象、表現(xiàn)為主。
2007年至2014年,創(chuàng)作系列有《后花園系列》、《材料實驗系列》、《傷·痕系列》等;
2015年至今,主要創(chuàng)作《色·界系列》、《望對思系列》,已完成60余幅。
成就榮譽
除創(chuàng)作作品多次在國家級、省級獲獎外,藝術科研水平在同行業(yè)中也表現(xiàn)出色。
科研項目?
主持3項省級科研項目、1項校級項目并已全部結項:
2011年主持省文化廳青年項目《綜合材料繪畫創(chuàng)作中的觀念性探究》;
2013年主持省文化廳一般項目《綜合材料觀念性的價值表現(xiàn)研究》;
2014年主持省教育廳項目《當代綜合繪畫創(chuàng)新材料的發(fā)展與應用價值研究》;
主持校級基金項目《綜合材料繪畫創(chuàng)作中的觀念性探究》。
參與項目?
參與“黑龍江省藝術科學規(guī)劃項目”《黑龍江油畫創(chuàng)作現(xiàn)狀及風格發(fā)展研究》的研究;
參與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回歸童心理念”在高校學前美術教學中的研究與實踐》的研究。
作品發(fā)表
發(fā)表中文核心期刊論文4篇,國家級論文5篇,省級科研成果評審獲獎10次以上;
《后花園系列》作品編錄于《中國網(wǎng)絡美術館在線圖錄》,四川美術出版社。
出版專著?
撰寫20萬字以上專著1本:《西方現(xiàn)當代美術經(jīng)典研究》,黑龍江美術出版社出版。
獲得專利?
獲得國家級實用新型專利3項。 ?
參展記錄
2016年?
中國當代女子畫會第二屆邀請展(北京 上上國際美術館);
中國當代女子畫會第二屆邀請展 (山東 崔楊美術館);
《后花園系列06》獲“黑龍江省師生國畫、油畫展春季展”一等獎;
2015年?
《后花園系列06》獲“黑龍江省師生國畫、油畫冬季展”一等獎;
2012年?
第十三屆“群星獎”金獎;
2011年?
化境長城外——吾土吾民系列油畫展 (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魯迅美術學院);
“黑龍江小幅油畫學術展”一等獎;
中國大璞國際藝術交流中心中外藝術家聯(lián)展;
2010年?
《后花園系列》NO.1—6 應邀參加“首屆黑龍江當代藝術邀請展”;
其他展覽
2015年?
《課堂寫生》獲“第七屆全國美育成果展評”教師組一等獎;
2014年?
《大風景》獲“第四屆黑龍江省美術設計書法攝影藝術教育成果評比展”二等獎(省級,黑龍江省藝術科學規(guī)劃領導小組辦公室);
2013年?
《都市印象》獲“第三屆黑龍江省美術設計書法攝影藝術教育成果評比展”二等獎(省級,黑龍江省藝術科學規(guī)劃領導小組辦公室);
2012年?
《后花園系列NO. 6》獲“第二屆黑龍江省美術設計書法攝影藝術教育成果評比展”二等獎(省級,黑龍江省藝術科學規(guī)劃領導小組辦公室);
《后花園系列. 06》應邀參加“黑龍江省美術、書法、攝影作品新疆阿勒泰地區(qū)展” (黑龍江省文化廳);
參加“456給力789”油畫邀請展(黑龍江當代藝術研究院,哈爾濱當代藝術館);
2011年
舉辦個人畫展“材料的精神——2011孫志曄綜合繪畫作品展”;
《雨后春萌》獲“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周年黑龍江省美術作品展”一等獎 (黑龍江省委宣傳部、文聯(lián)美協(xié));
2009年?
《映影》入選“黑龍江第十一屆美展”(黑龍江省文化廳、文聯(lián)美協(xié));
2008年?
《混沌之后》組畫獲“黑龍江美協(xié)五十周年油畫大展”銅獎(黑龍江省委宣傳部、文聯(lián)美協(xié)) ;
2007年?
《奔向新生活》獲“迎慶十七大、黑龍江首屆油畫藝術大展”優(yōu)秀獎(黑龍江省委宣傳部、文聯(lián)美協(xié));
2006年?
《心語錄系列 NO.2》獲“中韓現(xiàn)代美術展(中國展區(qū))”優(yōu)秀獎 (黑龍江文聯(lián)、黑龍江美協(xié));
《心語錄系列 NO.1》獲“中韓現(xiàn)代美術交流展”優(yōu)秀獎;?
《小憩》入選“黑龍江首屆人體美術作品展” 。
藝術評論
孫志曄-色界系列 評論
色彩是作品精神表現(xiàn)的載體,具有獨特魅力和象征性。
在綜合材料創(chuàng)作中,孫志曄將材料肌理特性與色彩的結合視為研究主體,通過這種研究和運用體現(xiàn)出獨特的情感個性和藝術訴求。同時,從畫面表現(xiàn)效果分析,她對肌理、色彩、構成、偶發(fā)效果的不斷探索,也推進著其材料藝術語言的豐富和發(fā)展,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藝術風格,映射出自我經(jīng)歷、感受以及對世界的理解和態(tài)度。
孫志曄:讓“泥沙”在畫中歌唱
有一種油畫,它非常特別,遠處看有著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形象逼真;近處看質地顆粒分明,有別于以往的畫作。這讓人不禁心生疑問:它是怎樣創(chuàng)作出來的呢?
在大慶,就有這樣一位藝術家,專門畫這種特別的“油畫”。她能讓“泥沙”在自己的畫作中“歌唱”。而采用這種作畫方式的藝術家,在全國都是少有。
她就是綜合材料藝術家孫志曄,中國當代女子畫會黑龍江分會會長,黑龍江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大慶師范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副教授。
讓“沙”歌唱
選擇泥沙作為繪畫的原材料,與孫志曄善于思考、動手能力強的天性有極大關系。
但用“泥沙”作畫的靈感還是源于她上大學時的一堂繪畫課。那堂課,教授講的是如何制作油畫的基底:“油畫的基底對于繪畫非常重要,所以我們可以選擇一些特別的材料,比如沙石、泥土……”教授在講臺上滔滔不絕。
講臺下,孫志曄的思緒早已十萬八千里。泥沙可以作為基底?這簡直太神奇了。她開始思索:泥沙既然能做基底,那要是放在顏料中會怎樣呢?
這個突如其來的想法讓她震驚不已。也果斷地明確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方向:用泥沙作原料,讓“泥沙”在自己的畫作中“歌唱”!
有了方向,孫志曄開始嘗試。
多少次,泥沙的選取不適合作畫;多少次,顏料的色澤達不到想象中的效果;多少次,泥沙、顏料與粘合媒介的混合比例不均衡,造成畫面色澤不一,結合不夠牢固……
無數(shù)次的嘗試,終于找到了泥沙和原料混合的完美比例,能夠用泥沙開始作畫了!那一刻,她喜極而泣。
為“沙”癡狂
由于孫志曄家住哈爾濱,而她在大慶師范學院任教,因此,她常年乘火車往返于大慶哈爾濱之間。而就是這兩個小時的車程,給予了她無限的靈感。
春夏秋冬,四季交替,車窗外的景色始終在改變。每當乘坐在火車上,她就感覺自己遠離了凡世的塵囂,這種思緒讓她創(chuàng)作出了一系列作品——《后花園系列》。
“我希望通過作品,為觀者找到一片遠離繁華物欲的凈土:也許那是家中的后花園,無人問津又荒僻,但那里又充滿生機,一片亂藤纏繞的圍籬,一面雜草叢生的矮坡,清風掠過,吹動了浮云,又散下了一抹薄雨,這是北方地區(qū)特有的平坦、廣闊、大氣之韻!边@是藝術家本人對這一系列作品的內心解讀。
那段時間,除了因為剛參加工作要著手很多新事務,其他時間孫志曄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工作室里。關于這一系列為什么只呈現(xiàn)了六幅作品,她解釋道:“其實一共完成差不多六七十幅,但由于是材料創(chuàng)作的探索初期,很多在技法實現(xiàn)過程中因為沒有達到理想效果而被陸續(xù)拆掉或覆蓋了,并且精煉出的這幾幅也是集中在很短時間段一氣呵成地完成的!
說到對畫布的覆蓋再利用,孫志曄還特別提到《后花園系列6》,它是在一張?zhí)蕴嫴嫉亩卫弥姓Q生的,恰恰是這幅,在之后的展覽中不止10次榮獲大獎,金獎就獲得4次。
究其原因,正是得意于被覆蓋的舊畫產生有趣、微妙、自然的肌理,以及放松的創(chuàng)作狀態(tài)。一幅舊畫而已,隨便抹抹的心態(tài),造就了這幅滿意的早期作品。
這段獲益的經(jīng)歷在之后的教學過程中,她也總要傳達給學生們——材料創(chuàng)作并不一定要在一張干凈的基底上完成,變腐朽為神奇更讓人驚喜。
帶“沙”前行
孫志曄創(chuàng)作的《后花園系列》靈感來自于北方廣袤遼闊平坦的地形地貌,畫面給人一種淡雅、寧靜、超俗之感,由于沙子、泥土、線繩與油畫顏料的綜合運用,更加強了作品的材料感和形式美,讓觀者有了更多的視觸體驗。
同時,這一系列作品也為孫志曄帶來榮譽無數(shù):入選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主辦的“化境長城外--吾土吾民系列油畫展”,并在沈陽魯迅美術學院美術館展出;黑龍江省社科聯(lián)評審的第二屆藝術學科優(yōu)秀科研成果一等獎;黑龍江省小幅油畫學術展的一等獎;黑龍江省教育廳主辦的省教育系統(tǒng)油畫主題畫展·龍江風情主題展一等獎;應邀參加首屆黑龍江當代藝術邀請展等等。
繼《后花園系列》作品之后,她又從關注人與水源的生態(tài)鏈角度出發(fā),創(chuàng)作了《傷·痕系列》作品。畫面中,龜裂的土地觸目驚心,藝術家利用泥土媒材的自身特性,讓觀者更深切感受到大地絕望的哀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