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早年在伊阿西大學攻讀哲學,1957年開始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迷上了詩歌和戲劇。
馬林·索列斯,是羅馬尼亞大詩人,1936年生于布爾哲斯帝(Buizesti)村,是個農(nóng)家孩子,在克拉約瓦(Craiova)與布列地爾(Predeal)上中學,畢業(yè)亞西(Lasi)大學語文學系。1978至1990年主編文學評論《樹枝》(Ramuri),另外他還是《文學人》(Literatorul)的主編。
主要作品
索列斯庫第一本詩集《詩人中的孤獨者》于1964年出版,接著出版詩、戲劇、小說、兒童文學、評論達四十多部。1965年出版《詩》,旋即被授予羅馬尼亞作家協(xié)會獎,后來又陸續(xù)出版了詩集《鐘之死》(1966)、《堂吉訶德的溫柔歲月》(1968)、《角度》(1970)、《零工的靈魂》(1972)、《在丁香旁邊》(1975)、《環(huán)繞自虛無開始的小宇宙》(1973)、《計劃旅行的假日》(1978)、《云》(1975)、《擺脫魔幻》(1978)等,他的作品也被譯成了英、法、德、意、西等歐美主要語言。
作品欣賞
夢游者
我朝一個被一種可以信賴的直覺
所引導的不可能的方向前行,
我踏在一根浸透了水的漂木上
它下沉
但就在那個時刻
我踏在它后面的另一根漂木上
我前行穿越這曾經(jīng)是一片大海的
無邊無際的沼澤,
詞語為我導航。
現(xiàn)在不得不在波浪上面自由行走的
是我,仿佛我沿行一條鋪過的路。
一群不相信的人聚集在
越來越遠的岸上。
我臉上最輕微的抽搐
都會招來一陣石頭。
因此我象一個夢游者前行
沼澤支撐我,
幻覺的屋頂。
那下面有一群俯首的人,
層層排列著,
那些關心自己的事情
并且不相信在波浪上面行走的人。
椅子
每天傍晚
我都要從我的鄰居那里
收集所有現(xiàn)成的椅子
并對它們朗誦詩歌。
如果你知道適當?shù)刂梅乓巫?/p>
它們
就對詩歌非常敏感
那就是
我變得激動
并且接連數(shù)個小時對它們
喋喋不休地談論我的靈魂
多么美麗地死于白天的原因。
我們的相會
通常心平氣和
沒有多余的熱情。
無論怎樣
這意味著我們大家
都盡了自己的職責
并能繼續(xù)下去。
狂歡節(jié)
讓我們交流思想吧
樹,因為我甚至不知道你的名字。
把你的葉片
隨你的思想全給我
放在我的雙手上
放在我的眼睛上和眉毛上。
最后
將有一個美麗的
告別的狂歡節(jié)
人人都將戴著
自己的節(jié)日面具
我自己只想把外表裝扮成
一棵綠色的樹。
主要成就
1969年索氏獲頒那不勒斯國際詩歌節(jié)金質(zhì)獎,并在愛丁堡藝術節(jié),柏林國際文學節(jié),墨西哥國際詩歌節(jié)誦詩,1973—1974,為愛奧華大學創(chuàng)作計劃作家,1974年獲頒羅馬尼亞作協(xié)戲劇獎,1978年獲佛羅倫斯繆斯研究陸軍國際詩獎,1983年入選巴黎瑪拉美研究院駐外院士,同年得馬得里國際詩大獎,1990年為西柏林訪問作家,1991年獲奧地利赫德獎。索氏除了獲得過一系列國際國內(nèi)文學獎,他也是近年來諾貝爾文學獎呼聲很高的一位詩人。并曾被提名為1996年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馬林·索列斯庫是二十世紀后半期羅馬尼亞詩壇上的重要人物,他為羅馬尼亞詩歌的發(fā)展起到了承先啟后的重大作用。他一方面繼承了本世紀初以來的一些羅馬尼亞詩歌大師(如布拉加)所保持的詩歌傳統(tǒng),另一方面則吸收西方現(xiàn)代主義創(chuàng)作手法,把戲劇上的一些技巧引入詩歌創(chuàng)作,使其作品頗具戲劇性場景。除寫作,索氏也從事繪畫,且是羅馬尼亞政府文化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