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李祖白(1887--1960),字健中,號生成,麗水縣雅溪里東村人。他出生在一個世代以耕種為生的農民家庭。小時因家貧無力入學塾,他靠自學,獲得一些文化知識。1906年,他只身前往杭州投到清軍二標營當兵。辛亥革命后,1912年1月,任浙江水陸軍二標營排長。1914年升為浙江都督步兵98團中尉副連長,后入浙江省陸軍講武堂,1916年5月畢業(yè),升為上尉連長。歷任營長、團長等職,1933年任國民軍79師副旅長,在江西參加對紅色革命根據地第五次“圍剿”。1936年抗戰(zhàn)前夕,升任79師副師長。1937年5月任師長,授少將軍銜。同年任29軍副軍長,率部參加抗擊日本侵略軍的松滬保衛(wèi)戰(zhàn)、武漢保衛(wèi)戰(zhàn)、封鎖長江戰(zhàn)役、鄱陽湖南潯鐵路截擊戰(zhàn)、長沙大會戰(zhàn)、南昌攻防戰(zhàn)等多次戰(zhàn)爭。
1938年冬至1939年春,29軍奉命進攻南昌,李祖白與黃巖人、29軍軍長陳安寶臨陣督戰(zhàn)。因軍部被日軍包圍,陳安寶在突圍時身中數彈,壯烈殉國。李祖白悲痛欲絕,一邊指揮部隊繼續(xù)戰(zhàn)斗,一邊派兵將陳安寶的尸體從敵營中搶回并設法運回黃巖安葬。這一戰(zhàn)役不僅使李祖白失去了多年共事的摯友陳安寶,所屬部隊損失也極為慘重,精神受嚴重刺激。于是,他向國民政府中央軍事委員會呈請辭職。1939年8月,國民政府中央軍事委員會批準他辭去部隊實職,改任軍事委員會中將參議。由于當時國民政府遷往重慶,他未赴重慶任職,直接從江西返回老家里東。國民政府每月寄給他工資,直至1948年。
在家期間,李祖白為北鄉(xiāng)群眾以及中共地下黨做了許多好事,北鄉(xiāng)群眾至今還在口耳相傳。
1942年春,國民縣政府鹽務局在太平鄉(xiāng)設有鹽倉。當地群眾在鄉(xiāng)長潘明遠的發(fā)動下,先后兩次到鹽倉搶鹽。偽縣政府得知后,派警察逮捕了潘明遠。受群眾之托,李祖白到偽縣政府與縣長交涉,救出潘明遠。
1942年4月,國民政府陸軍31師駐防麗水縣北鄉(xiāng)至縉云一帶。有一次,15名偽士兵到金竹村(今屬雅溪鎮(zhèn))購買物品,與群眾發(fā)生口角,偽軍開槍打死共產黨員李宗乾。群眾義憤填膺,打死13名偽士兵。兩天后,該部要到該村燒殺。李祖白挺身而出,與31師師部交涉,使該村免遭災難。
1948年7月,雅溪區(qū)地下黨員張寶才等10人被偽縣保安團逮捕。李祖白出面與偽縣保安團交涉,將被捕的張寶才等人保釋出來。
1949年,李祖白遷到麗水縣城西河沿顧家租住。解放后,他曾因歷史問題受到打擊。他在江西時部隊駐地群眾以及雅溪的群眾聯名到縣委縣政府為他證明、作保,使其免予關押。1960年,因重病醫(yī)治無效,在里東病逝,享年73歲。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麗水縣人民法院經審理,對李祖白的歷史問題予以平反,撤消原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