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她見家鄉(xiāng)只有男人上學,沒有婦女讀書,她便籌辦了一所女校,還捐獻自己部分月薪,辦了一個“啟蒙班”,專門接收鄉(xiāng)下來的大齡女子讀書。她推行新學,主張男女平等,反對女子纏足,并從學校推及社會。捐年薪五分之一,助窮苦學生就讀,獲縣公署“巾幗丈夫”獎匾。
相傳王慕蘭的名字最早出現(xiàn)在寧海縣長洋的一座甲子橋上。當?shù)赜心菢右粋故事:清末年間,西店名族孫乃泰胞妹是王慕蘭的學生,嫁到長洋,不料夫死,留下三歲兒子,族人逼孫氏交出房產,孫氏無奈投水,王慕蘭遂寫下“十年流恨無窮時,試看甲子橋下水”,詩句里滿是抑制不住的悲憤和對女學生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