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性別 男
職稱:副教授(博士)
出生日期1969.05
籍貫河北保定
畢業(yè)院校 華南師范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
專業(yè)教育技術學
研究方向 教育技術學、學習科學與教學設計
求學經歷
· 1987—1991 河北大學數(shù)學系力學專業(yè)、本科
· 1995—1998 河北大學教科院、教育技術學專業(yè)、碩士
· 2001—2004 華南師范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教育技術學博士研究生。
工作經歷
· 1991—1995 河北大學教務處教學研究科
· 1998—2004 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
· 2004—至今 寧波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科研項目
1、主持2005年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辦《教育技術學視野中的加涅學術思想研究》,編號: NQ05JY03。
2、主持2005年浙江省教育廳立項的《當代美國教育技術學學術思想研究》,2005年浙江省青年教師資助計劃。
3、主持2003年河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計劃《網絡文化與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編號:S03321.
4、參與2002年《信息時代的學習理論與實踐》(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guī)劃重點課題,教科規(guī)辦函[2002] 2號, 課題批準號:DAA01010147),主持人:桑新民。
5、參與2002年《現(xiàn)代教育技術基礎理論創(chuàng)新研究》(教育科學“十五”規(guī)劃國家級重點課題“信息化進程中的教育技術發(fā)展研究”課題子課題,教科規(guī)辦函[2002] 2號, 課題批準號:AYA010034),主持人:桑新民。
6、參與2001年《信息時代研究生培養(yǎng)新模式面臨的挑戰(zhàn)與對策》,全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fā)展中心“十、五規(guī)劃”課題 ,學位中心[2001]5號 ,主持人:桑新民。
7、參與2002年《信息時代的新型學習模式與高校課程改革》,21世紀初中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ǎng)體系研究計劃立項課題,教研會[2002]2號,主持人:桑新民。
論文獲獎
1.《教育技術學究竟是什么——解讀加涅教育技術觀引發(fā)的思考》,開放教育研究2005/第11卷3期/同時被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2005年8期G1。
2.《論加涅對教育技術學發(fā)展的影響》,遠程教育雜志,2005年4期。
3.《探析加涅教育技術觀》,電化教育研究,2005年4期。
4.《教育技術學視野中的加涅思想研究》,電化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5.《混沌理論視野中的教學系統(tǒng)設計》,電化教育研究 2002年12期
6.《試探未來教學方法及其組織形式的雛形》,電化教育研究 2002年合刊
7.《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培訓模式初探》,中國遠程教育2002年第二期
8.《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培訓模式研究》,全球華人計算機應用大會論文集(國際會議)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2年/6月,北京
9.《信息技術與中小學學科課程整合---青蛙與蟾蜍個案分析》,全球華人計算機應用大會論文集(國際會議)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2年6月
10.《析教學系統(tǒng)開發(fā)過程中的兩種系統(tǒng)思維》,開放教育研究 2003年2期
11.《從麥克魯漢思想看教育技術學的發(fā)展》,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04年3期,第14卷。
1、獲2004年“南粵優(yōu)秀研究生”榮譽稱號,中共廣東省委教育工委、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教育基金會。
2、獲2003年曾永裕獎學基金,“校優(yōu)秀研究生”榮譽稱號,同時享受“曾永裕一等獎學金”。
3、2005年入選浙江省“高校青年教師資助計劃”,浙江省教育廳浙教高科〔2005〕189號文件。
4、入選2005年度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第三層次培養(yǎng)人員,浙人!2005〕324號文件。
研究領域
1、學習的科學與技術
2、在線學習與教育
3、國際教育技術學代表人物學術思想研究
承擔課程
教學系統(tǒng)設計、遠程教育學、學習的科學與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