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司馬昭隨父司馬懿抵御諸葛亮伐魏。多有軍識。司馬師死后,司馬昭為大將軍。手握兵權,專攬國政,并陰謀代魏。甘露五年,殺魏帝曹髦,另立曹奐為帝。景元四年,司馬昭分兵伐蜀。蜀滅亡后,鐘會陰謀造反,司馬昭率領大軍親討。未至,鐘會業(yè)已敗亡;爻笞苑Q晉公,后加晉王。立子炎為世子。司馬昭責戲阿斗,阿斗蜀樂不動情。咸熙二年,昭中風猝死。數(shù)月后,子司馬炎代魏稱帝。建晉朝。追尊昭為文帝,廟號太祖。
歷史評價
▓史臣:世宗以睿略創(chuàng)基,太祖以雄才成務。事殷之跡空存,翦商之志彌遠,三分天下,功業(yè)在焉。及逾劍銷氛,浮淮靜亂,桐宮胥怨,或所不堪。若乃體以名臣,格之端揆,周公流連于此歲,魏武得意于茲日。軒懸之樂,大啟南陽,師摯之圖,于焉北面。壯矣哉,包舉天人者也!為帝之主,不亦難乎。 《晉書》
▓房玄齡:世宗繼文,邦權未分。三千之士,其從如云。世祖無外,靈關靜氛。反雖討賊,終為弒君。 《晉書》
▓曹髦: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 《三國志·魏書四》
家庭生活
父親司馬懿
母親 未知
配偶王元姬
子女司馬炎
兄弟姐妹司馬師司馬亮司馬倫司馬干司馬駿司馬氏司馬伷
軼事典故
小故事
三國后期,魏國的大權逐步被司馬氏掌握。司馬懿死后,他的兒子司馬師繼任大將軍的官職,獨專國政。司馬師死后,其弟司馬昭又繼任大將軍,朝廷大權仍然掌握在司馬氏的手里。
曹髦見曹氏的權威日漸失去,司馬昭又越來越專橫,內心非常氣憤,于是寫了一首題為《潛龍》的詩。詩中寫道:受傷被困的龍不能躍出深淵,自由自在地上天入地。就好比龍蟠居在井底,看著泥鰍、鱔魚在面前手舞足蹈,只能藏起牙齒伏住爪甲。真可惡,我處于同樣的境地!
司馬昭見到這首詩,勃然大怒,在殿上大聲斥責曹髦說:“我司馬氏對魏有大功,你為何把我們比作泥鰍鱔魚?”曹髦聽了,嚇得渾身發(fā)抖。司馬昭見他不敢作答,冷笑一聲離去。
曹髦回到后宮,覺得司馬昭有篡奪帝位之心,所以敢于當眾侮辱他。這樣的日子無論如何過不下去了,必須除掉司馬昭。于是召集侍中王沈、尚書王經、散騎常侍王業(yè)等大臣密謀對策。他憤怒地對他們說:“司馬昭企圖篡奪帝位的野心,是人所共知的。我不能坐著受廢黜的侮辱,今天要與你們一起去討伐他!
尚書王經提出,司馬昭重權在握已非一日,只靠少數(shù)人馬是對付不了他的,希望曹髦慎重考慮。曹髦把討伐司馬昭的詔書拋在地上,激動地說:“我已經下了決心,即使死,也沒有什么可怕,何況也不一定死!”
侍中王沈和散騎常侍王業(yè)怕禍及自身,準備一出宮就向司馬昭報告。曹髦等不及了,拔出寶劍,登上馬車,帶領宮中侍衛(wèi)、奴仆等三百多人,向司馬昭的府第進發(fā)。
途中,遇到司馬昭的親信賈充,正帶了數(shù)千衛(wèi)兵過來。曹髦以為他們是來殺自己的,便沖到前面高聲喊道:“我是天子,你們想弒君嗎?”衛(wèi)兵不敢阻止,也不知應采取什么行動,便向后退卻,賈充馬上對衛(wèi)兵大聲喝道:“司馬公養(yǎng)你們,就是為了今天之事啊!”衛(wèi)兵們聽他這一喝,頓時明白過來,一齊揮戈,當場將曹髦殺死。
曹髦死后,司馬昭立曹奐為帝,即魏元帝(后被廢為陳留王)。曹奐完全聽命于司馬昭,不過是個傀儡皇帝。公元265年,司馬昭去世,長子司馬炎繼位任晉王。僅過了幾個月,司馬炎就逼曹奐退位,由他稱帝,建立晉朝。
名句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